创获奇香四百年,散花从此遍诸天,支那奇字来何处?
絮问蔫烟说药烟。
续怀人诗
介绍
续怀人诗是清末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
帕首靴刀走北门,竟从逋盗作忠臣。
一腔热血兴亚会,认取当年蹈海人。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东海公、布袋和尚。清代广东嘉应人,字公度,别号东海公、布袋和尚。光绪二年举人,历任使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职。他工诗,喜以新事物镕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自定诗集名《人境庐诗草》,另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主题思想:
《续怀人诗》表达了黄遵宪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其贡献的高度评价。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场景,展现了黄遵宪对旧友的思念之情和对他们英勇行为的敬仰。
《续怀人诗》不仅是黄遵宪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他对那个时代人们共同追求自由、平等、正义精神的深刻反思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黄遵宪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成就,还可以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
帕首靴刀走北门, 竟从逋盗作忠臣。 一腔热血兴亚会, 认取当年蹈海人。 注释: 1. 帕首:指女子的发饰。靴刀:古代武器,用皮包裹在足部,便于行走。走北门:指的是逃难或者出逃。 2. 逋盗:逃亡的强盗或盗贼。作忠臣:变成了忠于国家和民族的人。 3. 一腔热血:形容满腔热情。兴亚会:日本帝国主义时期的秘密组织,旨在推动亚洲的觉醒。 4. 蹈海人:指历史上那些为国捐躯、投身大海的英雄人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人诗。诗人以赞美的方式,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情。 宪宪英英伟丈夫,不将韬略学孙吴。 注释:宪宪英英,形容男子英武;不将韬略学孙吴,表示自己并不效仿古代的韬略之士学习孙膑和吴起。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形象,展现了他的英勇与智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恨无舞袖回旋地,戏倒天吴拆海图。 注释:恨无舞袖回旋地,表示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失落;戏倒天吴拆海图
续怀人诗 黄遵宪七绝赏析 黄遵宪,字公度,号东海公、布袋和尚。他不仅是清朝的杰出诗人,还积极参与政治,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他被任命为湖南按察使,并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然而,政变后,他的职务被废除,使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尽管如此,他的诗歌依然充满了激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续怀人诗》是黄遵宪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写,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题干是“续怀人诗”,要求“赏析这首诗”。这是一道诗歌鉴赏的题目,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题,可从诗歌的内容、手法、情感等角度入手。首先明确题目的要求: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注意要结合全诗进行理解。本题要求赏析“得诗便付铜弦唱”“绕鬓青青好颜色”“绝伦还以旧髯无?”三句。 【答案】 ①“得诗便付铜弦唱”意思是说,只要得到佳作,立刻弹奏出来,让世人欣赏
【注释】长华园: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家园——山西晋阳(古称并州)城北的长华池。好亭楼:指晋阳城内有名的园林,即“长华园”。载酒游:指在园里饮酒作乐。 岁岁花开频入梦,桑干梦醒梦并州:每年春天花开时都多次进入梦乡,醒来后仍梦见自己在并州。并州,今山西太原,王之涣家乡。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中以晋阳的园林和花事为背景展开全诗。首句点明地点,第二句描绘了诗人在园林中畅饮的情景
【注】《续怀人诗》:诗人怀念远方的人,作的一首七绝。 袖中各有赠行诗:诗人分别时,彼此互相留下赠别的诗。袖中各有,各有所留。 向岛花红水碧时:指别离时春色美好如画的景象(向岛:即“桃花岛”,相传为唐代诗人李白、白居易等所游之地)。 只恨书空作唐字:只遗憾自己空有才华,不能为国效力。 独无烂石补天词:独自没有用诗文来弥补国家的缺陷。烂石补天:传说中后羿射日,得太阳坠落在人间的一块石,这块石能补天
注释1:续怀人诗——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歌 译文1:一盏灯,最亲密的人,每天听到车声,辗过尘世 注释2:绝胜海风三日夜,拿舟空访沈南蘋——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对好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译文2:这比三夜的海上风吹得还强烈,我拿着船去访问你,却只看到了你的影 赏析:这首诗以“一盏灯”作为引子,表达了诗人与远方的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每日听到的车声,以及车轮碾过尘土的声音
已破家山剩故侯,秦筝赵瑟尚风流。 可能纲载西施去,不解风波不解愁? 诗句释义 1. “已破家山”:这一句意味着诗人已经失去了家园,或者比喻他已经离开了原本的生活环境,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状态。 2. “剩故侯”:“剩故侯”可能指的是诗人虽然失去了原有的荣耀或地位,但仍保留着过去的一些特质或回忆。这里的“侯”可能也指代一种身份或地位的象征。 3. “秦筝赵瑟”:秦筝和赵瑟都是古代著名的乐器
续怀人诗 曾观《菩萨处胎卷》,又访《那须国造碑》。 直引蛇行横蟹足,而今安用此毛锥? 注释: - 曾观《菩萨处胎卷》:曾经看过关于菩萨在母胎中的情况的书籍。 - 又访《那须国造碑》:又去访问了一个叫“那须国”的国度制作石碑的地方。 - 直引蛇行横蟹足:就像蛇弯曲前行,螃蟹横着走路一样,现在我不需要这样复杂的方法了。 - 而今安用此毛锥:现在的我已经不需要这样的笔和纸了。 赏析:
续怀人诗 无端碌碌随官去,仍是铿铿说教师。 黄面瞿夷金指爪,可曾嫁毕女先医?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无端碌碌随官去”描述了诗人因应召而不得不离开原地,前往官场的无奈;“仍是铿铿说教师”则表明尽管身处异乡,他仍然坚持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情。 - 关键词解释:黄面(黄色的脸)指的是肤色偏黄的人;瞿夷(古代部落名称)这里用来象征坚韧不拔;金指爪(金色的手指)可能象征着尊贵或权威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几年辛苦赋同袍” - 关键词:同袍(战友) - 含义:形容多年共同经历了许多艰辛,与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或共事。 - 注释:这里的“同袍”特指那些在战场上与主角共同经历风雨、患难与共的战友。 2. “胆大于身气自豪” - 关键词:胆大于身、气自豪 - 含义:意味着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气和自信胜过身体上的恐惧和不安。 - 注释
【注释】 1. 绕朝:春秋时晋国大夫。 2. 和戎:古称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即“和亲”。 3. 倭奴:指日本侵略者。 4. 汉贼:指背叛祖国的叛徒、卖国贼。 5. 函关:函谷关,战国时秦蜀交界处关隘。这里泛指边境。 6. 一丸泥:比喻敌人势单力孤,无法阻挡。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抗战将士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赞颂。首句写晋景公送别大将赵括(赵括是晋军主帅)
襃衣博带进贤冠,礼乐东方万国看。 尺二玺书旗太极,是王外戚是王官。 注释: 1. 褒衣(bāo yī):古代帝王所穿的礼服。 2. 博带(bó dài):宽大的腰带。 3. 进贤冠(jìn xiān guān):一种古代的帽子,用以表彰有德行或有才能的人。 4. 礼乐(lǐ lè):指儒家的礼乐制度。 5. 东方(dōng fāng):指的是中国。 6. 万国(wàn guó):众多的国家。
【注释】 东方南海:指东方的南疆。妃呼豨:妃,美女,呼豨,即呼豨夷,古代少数民族名。 流离:流亡离散。手采薇:采薇,是采集野菜充饥。 骊龙:即骊龙子,传说中的龙种,此处比喻皇帝。睡熟:睡着。 无衣:指没有衣服可穿。 【赏析】 此诗为悼念亡国之君的诗作。全诗以“东方”、“南海”为题,点明了地点;以“身是”、“手采薇”为语,写出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表现了对亡国君主的同情;以“深夜”为景
【注释】波臣:被流离失所的臣子。涂穷:指道路艰难,无处可去。说故宫:回忆过去繁华的宫殿。丹书:指诏书、圣旨。金印:帝王的印章。蛮花仙蝶:指皇宫中盛开的鲜花和飞舞的彩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流落外地时的感怀之作。开头两句写自己在外流浪,生活困苦,但仍然怀念着过去的皇宫和朝廷。中间两句写宫中有诏书、圣旨,有帝王的印章,有盛开的花朵和飞舞的彩蝶,这些美好的事物都与自己的遭遇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