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秉节辉英簜,万里持戈老玉门。
太息韩江流水去,近来心事共谁论?
岁暮怀人诗
介绍
《岁暮怀人诗》是清末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故国、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面将详细介绍《岁暮怀人诗》:
- 作者简介:
-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东海公,别号布袋和尚,清代广东嘉应人。光绪二年举人,历任使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职。在戊戌变法期间担任湖南按察使,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后因政变罢归故里,晚年致力于诗歌创作与文学研究,自定诗集《人境庐诗草》,并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作品。
- 诗歌内容:
- 《岁暮怀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写道:“三年秉节辉英簜,万里持戈老玉门。”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外任职时为国家效力的场景,同时透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 “太息韩江流水去,近来心事共谁论?”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感慨以及对于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无奈心情。韩江,即韩江,是广东省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诗人用其来象征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 主题解析:
- 《岁暮怀人诗》的主题是对亲情和故乡的深深怀念。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他对故国的深情以及对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不仅仅是个人的孤独感,更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的体现。
- 此诗也体现了黄遵宪的爱国情怀。他在作品中多次提到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祖国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成为他作品中的一大特色。
《岁暮怀人诗》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画卷。它展示了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者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清末社会的复杂性和动荡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黄遵宪的诗歌艺术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一步认识到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传达情感和观念方面的独特价值。
相关推荐
岁暮怀人诗翻译: 三年秉节辉英簜,万里持戈老玉门。 太息韩江流水去,近来心事共谁论? 译文: 这三年我手握节杖,光芒照耀着英勇之士; 离家万里,手持长戈守卫家乡,岁月蹉跎。 想起曾经的韩江流水,心中满是哀叹; 近来我的心事无人能懂,只有独自叹息。 注释: 1. 三年秉节辉英簜:三年中,我一直担任重要的职务,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2. 万里持戈老玉门:为了国家的安全,我一直坚守在边疆
【注释】: 卅年冷署:三十年在官署里做冷官 蹉跎:虚度年光,白白地度过岁月。 归去空山卧薜萝:回到山林中去,卧在薜萝丛中。薛萝,一种草,可编席子,也可作装饰品。 写哀辞哭金鹿:写哀悼的文告,用金字书写,称“金鹿”。 黄门:汉时指皇宫禁门守卫,因以指皇帝。这里指皇帝身边的宦官。老泪定无多:眼泪一定会很多。 【赏析】: 《岁暮怀人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写的一首诗
【注释】 既死:已经死去。奸谀:指阿谀逢迎的人。四夷:这里泛指四方少数民族。 通天表:汉制,凡举贤才,皆以“策”为名,先奏天子,然后由天子决定是否采用,故称。通天即通天子之意。 鲰生:指我(作者自谦之词),也泛指平庸的读书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题意。诗中说:“既死奸谀胆尚惊”,这是说那些活着时阿谀逢迎的人,死了之后仍然胆寒心惊;“四夷拱手畏公名”
岁暮怀人诗 门第将军双戟围,长安花好马如飞。 只怜同听秋声馆,瘦竹疏桐鹤不肥。 注释 - 门第将军:指显赫的家世,地位高。 - 双戟围:形容军队强大或势力范围广阔。 - 长安花:指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的美丽风光和繁华景象。 - 马如飞:形容马匹奔跑速度快,如同飞一般。 - 同听秋声馆:可能是一个与秋天相关的场所或建筑,供人们一同欣赏秋天的声音和景色。 - 瘦竹:细长而脆弱的竹子
【注释】祭酒:古代官名,掌祭祀。今为天下师:现在他成为天下的老师。帝尧:传说中的古帝王。苗裔:子孙后代。汉官仪:汉朝的制度典章。文星:金星。银潢水:银河。万派:各种支流。 【赏析】此诗首联点出诗人的身份及所任官职。颔联写天象以象征人世,尾联写人事以比拟天象。全诗意境开阔,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诗解 1. 岁暮:指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常用于表达对时间的感慨。 2. 怀人:怀念远方的人。 3. 天骄:古代对北方或西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4. 识凤麟:形容人有非凡的才华或品质。 5. 星使:古代传说中负责传递信息或使命的使者,这里可能指皇帝派遣去传达重要消息的人。 6. 词臣:古代指能写文章的官员,此处可能指李揆作为朝廷中的文学官员。 7. 毡裘: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
【注释】 岁暮怀人诗:指《岁暮怀李白》一诗。 岛夷史读《吾妻镜》:岛上的人读《吾妻镜》,即《镜海拾遗录》(或称《镜海遗编》)。 清庙书传《我子篇》:清庙,指孔子庙,相传是孔子讲学之处。书传,指《论语》。《我子篇》,即《论语·述而》篇中的“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写取君诗图我壁:你写了诗请我画了画,贴在了我的墙上。 自夸上下五千年:自己夸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 【赏析】
【注释】壶丘:指春秋时鲁国文公。慑:害怕。兰阇:即兰陵王,战国时秦国猛将。四朝:指战国时的四个国君。文山积:形容文章丰富。有意无:指文辞虽多,但内容不充实。 【赏析】此诗首句“自笑壶丘慑郑巫”,用夸张的手法,把作者比作春秋时鲁国的文公,他因害怕楚国的郑巫(子良)而不敢出兵伐楚。次句“有时弹指说兰阇”,用典明志。诗人说自己有时也像秦王一样弹弹手指,发号施令,但内心并不真想这样干。三、四两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学生赏析诗句。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从手法、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本题中,“十载承明校石渠”意思是十年间,我常在承明殿校阅《石渠阁》藏书。承明殿是汉代皇家藏书之处,校阅即校雠、校订之意;“搜罗《七录》更无余”意思是:搜寻整理了《隋经籍志》、《七录》两书所载的藏书,没有遗漏
岁暮怀人诗 天竺新茶日本丝,中原争利渐难支。 相期共炼补天石,一借丸泥塞漏卮。 注释: 1. 岁暮怀人:诗人在岁末之时怀念远方的朋友。 2. 天竺新茶日本丝:指日本的茶叶和丝绸。天竺即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这里代指日本。新茶指的是新鲜的茶叶,日本丝则是指日本的丝绸制品。 3. 中原争利渐难支:中原地区争夺利益的事情逐渐难以维持下去。中原指中国,是中国的古代地域概念,特指黄河流域一带。 4.
岁暮怀人诗 译文:我长期研究《坤舆志》,法显精通佛国语言。 听说他带着荷囊去译馆,必定从极远的地方记述《輶轩》。 注解: - 坤舆志:指地理志或地图学的著作。 - 佛国言:《坤舆志》中包含佛教国家的语言和文字。 - 荷囊:古代装重要文件的袋子,这里指携带文件的荷包。 - 译馆:翻译官署。 - 绝域:极远的地方。 - 輶轩:轻便的车子,用来装载文献资料。
注释: 典属,指典属国,汉代官名,掌西域事务。从公,指李广利。缨,即长缨,古代用长绳系在兵器上以增加射程。吓蛮,指汉武帝派卫青征伐匈奴。草诏,指李广利接受武帝的诏书出征。吓蛮草诏喜谈兵,意为李广利接到皇帝的诏书后非常高兴,喜欢谈论打仗的事情。迷云毒雾飞鸢坠,意为天空中弥漫着浓雾,如同有毒一样,而鸢(鹰类)也坠落了,比喻战争的残酷。曾、左,指汉武帝时期的两位大臣。星轺(yáo)
【注释】 岁暮:年终。 怀人:思念别人。 汉学昌明:汉朝儒学十分兴盛。 二百年:指汉代儒学的繁荣达二百年之久。 儒林:指儒家学者的聚居地。 妇人贤:指王照圆,字元贞。 绛纱:古代妇女所系的红色头巾。 传授:传授学问。 宣文业:宣扬儒学的事业。 家姑:对女子的称呼。 自诩:自我夸耀。 王照圆:即王元贞(公元1582年-1643年),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赏析】
岁暮怀人诗 天边雄镇北门管,海内通儒东塾书。膝下传经幕中檄,数君才调有谁如? 译文: 在天边守护着雄镇的北门,是您;在广袤的海内存有博学的通儒,也是您。您的教诲如同东边的书斋一样深远。在您的教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用笔写经书,如何在战场上传达命令。这些才华和才能,谁能比得上? 注释: 1. 天边雄镇北门管 - 描述一个军事防御设施的壮观景象。 2. 海内通儒 - 表示学者广博的知识。 3.
注释: 岁暮怀人诗:在岁末思念远方的人。 释之廷尉由参乘,博望封侯自使槎:张释之是廷尉时曾经做过侍从,李广曾担任过骑将,他们都有显赫的官职。而“使槎”则是出自《后汉书》中的典故,指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官职诗名看双好,纷纷冠盖逊清华:意思是说,无论是做官还是写诗,都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而那些官员们的华丽服饰和车马,也比不上我们这些文人学士的清雅风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
【注释】 一疏:指奏章。尊崇:尊重。许君:即“许子”,指许询,字敬文,吴郡人。壁中:壁上。古字:古人的遗物或文字。发奇芬:发出奇香。郋亭:在今江苏苏州附近。弟子:学生。湖洲法:指陆机《文赋》中“师心以训喻,应物而不穷”等句法。讽籀:指《说文》,是许慎编著的一部汉字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借咏古人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崇敬
岁暮怀人诗 黄遵宪七言绝句赏析 《岁暮怀人诗》是清末诗人黄遵宪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怀念。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诗句解析: 1. 粉署归来作画眠:描述了诗人在官府工作后的闲暇时光,以绘画来消磨时光,这反映了诗人在繁忙公务之余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2. 花砖徐步日如年
【注释】 赤嵌城:今台湾台南市赤崁楼,是荷兰殖民者在明末清初建立的据点。 文光:指文化光芒。 开山天破荒:开辟新天地。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怀念的友人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名将、福建总兵俞大猷。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浙江德清人。他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任福建总兵时,曾在东南沿海抗击日本倭寇,并曾与郑成功共同策划收复失地的战役。 “赤嵌城高海色黄,乍销兵气变文光
岁末怀念人 年迈的头陀深居闭关,悔恨当初嬉戏人间。 如今杨枝、骆马都离去,拄杖闲看乌石山。 注释: 1. 岁暮怀人:指在年底时节怀念远方的人。岁暮,一年将尽之时;怀人,思念远方的人。 2. 老去:年老了;头陀:佛教语,指僧人或行者;深闭关:深居幽静之处,不与人交往。 3. 悔将游戏到人间:后悔当初把游戏娱乐带到人间。游戏:指游玩、娱乐之事;人间:人世间,指人间的繁华世界。 4. 杨枝:杨柳枝条
岁暮怀人诗 百人同队试青衫,记得同歌宵雅三。 上溯乾嘉数毛郑,瓣香应继着花庵。 注释: 百人同队:百人,指的是参加考试的人员众多,一起参加科举考试。 记着同歌宵雅三:意思是在夜晚吟诵《诗经》、《尚书》和《礼记》的篇章。 上溯乾嘉数毛郑:乾嘉时代,指的是清代乾隆年间和嘉庆年间,这个时期是清朝文学的鼎盛时期。毛氏,指的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马融。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之情。 瓣香应继着花庵
岁暮怀人诗 【注释】:①高柳深深闭户居(深柳):指隐居。②看儿画扇妇钞书:妇女在家缝制小孩的衣物,抄写文字。③着书注:作注解。④萍蒲懒:像萍和蒲一样的草,这里用来比喻书籍、学问,表示自己厌倦功名利禄,只想归隐。⑤恨不:即“何恨”,表示非常希望的意思。⑥将身化作鱼:把身体变成鱼一样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译文: 年老时思念亲人,高柳深深的宅院里我闭门独居,看到小儿子在画画,老伴儿在抄书。
岁暮怀人诗 结客须结少年场,占士能占男子祥。 二十年前赠君语,于今憔悴鬓微霜。 注释: 岁暮怀人诗: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的诗作。 结客须结少年场:结客,指结交朋友,结客场,即结交朋友的场所。少年场,指年轻的时候结交朋友的场合。 占士能占男子祥:占士,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通过观察天象、地理、人事等来预测未来。男子祥,指男子的吉祥之事。 二十年前赠君语:赠君语,指的是送给你的言语
【注释】 走遍:指到处奔波。西复东:犹言东西南北,形容周游四方。卧吴淞:隐居于苏州的松江边。松江,古水名,在今江苏省松江县。莼(cún)鲈:两种水生植物。古人常以之为美味。 【赏析】 《岁暮怀人》,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诗。诗人身历宦海沉浮,四处奔走,如今又到了岁暮时分,不禁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来。首句“岁暮”点明时令,次句表明自己漂泊在外,四处奔波。三、四句,写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
岁暮怀人诗 【注释】十洲三岛:传说中的神仙所在。 浮槎去:指乘槎而去的仙人。 汗漫:无拘无束。 狂游久未还:指多年未能回家。 输与:把……交给。 清闲:悠闲自得。 阳朔:地名,今属广西。 拄笏:手执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持的一种手杖,借指做官。饱看山:饱尝山水之乐。 【译文】:传说中神仙所在的地方,仙人乘坐木筏去了,我多年没有回去,被派到阳朔当县令,每天拄着笏板欣赏风景。 赏析
【解析】 题干要求对“岁暮怀人诗”逐句释义,并结合注释赏析,这是考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句,然后根据选项要求来分析,如本题中,“闻君近入焦山去,欲访要离伴伯鸾”“一个蜗庐置何处?漫山风雨黑如磐。”是全诗的关键,据此来分析。 【答案】 ①闻君近入焦山去:听说你即将进入焦山隐居。②欲访要离伴伯鸾:想去拜访伍子胥(要)、伯夷(鸾)。③一个蜗庐置何处
岁暮怀人诗 娓娓清谈玉屑霏,仲宣体弱不堪衣。 十年面壁精勤甚,多恐量腰减带围。 注释: 娓娓:闲适的样子。 玉屑:比喻晶莹的雪。霏,飘洒。 仲宣:指祢衡。 面壁:这里形容专心读书。 十年面壁: 指潜心读书。 精勤: 勤奋刻苦。 带围:腰带。 赏析: 此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怀念之情的诗。首句“娓娓清谈玉屑霏”描绘了朋友之间畅谈的情景,如同雪花般洁白无瑕;第二句“仲宣体弱不堪衣”
岁暮怀人诗 岁月流转,人事如梦,黄遵宪感伤岁月之逝,怀念远方亲人 1. 骨肉凋零感慨多 - 岁月催人老,骨肉亲情渐疏离 - 玉关人已老,白发苍苍添忧愁 2. 金壶自写《神伤赋》 - 挥毫泼墨,抒发心中无尽哀愁 - 每念家山,便觉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3. 每念家山辄奈何 - 思念家乡,情难自已 - 归心似箭,却难回故土 4. 今宵酒醒何处 - 独对孤灯,夜深人静思纷乱 - 往事成空,唯有酒入愁肠 5
岁暮怀人诗 教儿兼习蟹行字,呼婢闲调鴂舌音。 十载蓬莱作仙吏,公庭花落屋庐深。 注释: 教儿兼习蟹行字:教孩子们学习螃蟹爬动时的样子,形容动作笨拙或滑稽可笑。 呼婢闲调鴂舌音:召唤女仆(或奴仆)来,让她(他)随意地调整鸟雀的鸣叫声,以逗笑为乐。“调”指让……发出声音。 十载蓬莱作仙吏:在蓬莱仙境做了十年之久的神仙。蓬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仙境。 公庭花落屋庐深:庭院里的花草凋零了
岁暮怀人诗 珠江月上海初潮,酒侣诗朋次第邀。 唱到招郎吊秋喜,桃花间竹最魂消。 注释: 珠江:指广州的珠江河。 海初潮:珠江涨潮时的景象。 招郎吊秋喜:指诗人在秋天思念朋友时的情景。 桃李:这里泛指桃花、李花等美丽的花卉。 间竹:指两行竹子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广州珠江边赏月饮酒,思念友人的诗。诗中通过描绘珠江涨潮时的景色和诗人在秋天思念朋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岁暮怀人诗 石鼓摩挲拜孔林,每谈佛性说仙心。 赤松辟谷知难学,要学先生戏五禽。 译文: 我在石鼓山摩挲着石鼓,拜访了孔子的墓地,常常谈论关于佛性和仙心的事情。 赤松子辟谷修行很难学到,我还是要像先生一样练习五禽戏。 注释: - 石鼓:指刻有文字的石碑,用于记录古代的文字和历史。 - 摩挲:用手轻轻抚摸或摩拭的意思。 - 孔林:孔子的墓地,位于现在的山东曲阜市。 - 佛性:佛教中的一种哲学概念
岁暮怀人诗 拔萃簪花十五余,倾城看杀好头颅。 不知今日灵和柳,犹似当年张绪无? 注释: - 拔萃:指脱颖而出,才德出众。 - 簪花:古代妇女插在发间的饰物,这里指佩戴的饰品。 - 倾城: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出众,能引起全城的人关注。 - 看杀:使某人非常着迷,难以自拔。 - 灵和:地名或人物名。 - 张绪:南朝宋诗人张邵字绪,他与刘裕关系密切,曾为刘裕参军。后来因事获罪被免官,后隐居不仕
岁月将尽,心中之人难寻,遂感伤怀。 岁暮怀人诗 - 风雨更寒守一庐 墓门夜夜泣啼乌,多情人惯伤心语。 注释: 风雨更寒冷,我坚守着这小小的居所。 墓门前夜夜响起悲伤的哭泣声,多愁善感的人总喜欢用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岁末时节对远去之人的深深思念。风雨交加、寒风凛冽的天气中,诗人独自守着一间简陋的小房子,这是为了等待那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的人
【注释】 1. 又悼亡:指作者的妻子去世后,又过了十七年。 2. 续弦:原配死后再娶妻。 3. 求皇:指希望君王能重用她。 4. 鬑鬑:形容妇女浓密的鬓发。 5. 摩捋:轻拂。 【赏析】 这首《岁暮怀人诗》,是一首抒写哀伤悼念亡妻的抒情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 首句“十七年来又悼亡”,言其妻已去世十七年了,自己依然悲痛不已。“又”字,表明这种悼念之情不是第一次出现,而是经常发生、难以断绝的
岁暮怀人诗: 两两鸳鸯挟凤雏,调羹食性各谙姑。 一家寿母红氍拜,最羡君家家庆图。 注释: 岁暮:年终。怀人:怀念别人。两两:双双对对。鸳鸯:比喻恩爱的夫妻。挟:夹持。凤雏:古代传说中凤凰的幼雏,喻指年轻貌美的女子。调羹:调味用的勺子。食性:生活习性。谙:熟悉。姑:婆婆,这里泛指年长的女性。一家:一个家庭。寿母:祝福母亲长寿。红氍(qú):红色的地毯。最羡:非常羡慕。庆图:喜庆的图画。赏析:
岁暮怀人诗: 新声五十瑟弦调,爱我诗曾手自钞。 远隔蓬山思甲帐,此生无福比文箫。 注释与赏析: 1. 新声五十瑟弦调:这里指的是诗歌的新声调,五十弦的瑟是一种古代的弹拨乐器,此处用来比喻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妙动听。 2. 爱我诗曾手自钞:这里的“手自钞”指的是亲手抄写自己的诗歌,强调诗人对诗歌的珍视和投入。 3. 远隔蓬山思甲帐:蓬山是神话中的蓬莱山,甲帐是古代帝王所居,此处用来形容诗人身处异地
岁暮怀人诗 悲欢离合无穷事,迢递羁危万里身。 与我周旋最怜我,寒更孤烛未归人。 注释: 1. 悲欢离合:指人生的欢乐与忧愁的离别,指人生中的种种经历和遭遇。 2. 迢递羁危:形容道路遥长,处境危险。 3. 与我周旋:指与我一起度过时光。 4. 怜我:同情或怜悯我。 5. 寒更孤烛:形容孤独、寒冷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身处万里之外,与亲人分离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