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嵌城高海色黄,乍销兵气变文光。
他年番社编《文苑》,初祖开山天破荒。
【注释】
赤嵌城:今台湾台南市赤崁楼,是荷兰殖民者在明末清初建立的据点。
文光:指文化光芒。
开山天破荒:开辟新天地。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怀念的友人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名将、福建总兵俞大猷。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浙江德清人。他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任福建总兵时,曾在东南沿海抗击日本倭寇,并曾与郑成功共同策划收复失地的战役。
“赤嵌城高海色黄,乍销兵气变文光。”此句是写诗人对友人俞大猷的深情怀念。诗人以“赤嵌城高海色黄”起兴,勾勒出一幅海天一色的壮阔画面,以此表达对友人在海上抵御倭寇、保卫国家的功绩的赞美和怀念之情。“乍销兵气变文光”,是说战争刚刚结束,硝烟散去,海风又吹拂着海面,文采焕发,文明之光再次照耀大地。
“他年番社编《文苑》,初祖开山天破荒。”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俞大猷的崇敬之情。诗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编写《文苑》,记载着俞大猷开创海上抗倭事业的光辉业绩;而俞大猷则被誉为“初祖开山天破荒”。诗人以“他年番社编《文苑》”、“初祖开山天破荒”来赞扬俞大猷的业绩及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友人的崇敬之情。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两句为第一层,先从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等方面写赤嵌城和它的周围环境以及它的历史意义;中间四句为第二层,由对俞大猷的怀念转入对其功绩及精神风貌的赞扬;后两句为第三层,以对未来的期望作结。整首诗感情真挚,意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