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属从公欲请缨,吓蛮草诏喜谈兵。
迷云毒雾飞鸢坠,曾左星轺万里行。
注释:
典属,指典属国,汉代官名,掌西域事务。从公,指李广利。缨,即长缨,古代用长绳系在兵器上以增加射程。吓蛮,指汉武帝派卫青征伐匈奴。草诏,指李广利接受武帝的诏书出征。吓蛮草诏喜谈兵,意为李广利接到皇帝的诏书后非常高兴,喜欢谈论打仗的事情。迷云毒雾飞鸢坠,意为天空中弥漫着浓雾,如同有毒一样,而鸢(鹰类)也坠落了,比喻战争的残酷。曾、左,指汉武帝时期的两位大臣。星轺(yáo),指帝王出行时所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驾。曾左,即曾孙和左将军卫青。万里行,意指他们所乘坐的车驾要行驶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目的地。这首诗是李陵对汉武帝派李广利出征匈奴一事的评论。
赏析:
《岁暮怀人诗》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作品,作者借李陵之口,抒发了自己对汉武帝出使匈奴的不满。全诗共四句,语言简练,含义深邃,既有对现实的批评,也有对未来的展望。
首句“典属从公欲请缨”,直接点出了汉武帝派遣李广利出征匈奴这一历史事件。这里,“典属”指的是典属国这个官职,“从公”则是表示跟随皇帝之意。李广利作为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自然有责任为皇帝分忧解难,于是便有了“欲请缨”的举动。这里的“请缨”不仅仅是指请求皇帝让自己去征战匈奴,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李广利希望借此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以赢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这种愿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够获得皇帝信任和重用的人并不多见。
次句“吓蛮草诏喜谈兵”,则进一步展开了作者对李广利出征匈奴一事的评价。这里所说的“吓蛮”并非真的指恐吓匈奴,而是指汉武帝派李广利出征匈奴的目的。汉武帝之所以选择李广利作为出使匈奴的使者,是因为他认为李广利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因此,当李广利接到皇帝的诏书后,他非常兴奋地开始准备出征匈奴的事情。然而,他并没有真正理解皇帝的意图和目的,反而过于看重自己个人的功名和利益,导致他在出征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多不理智的行为。
第三句“迷云毒雾飞鸢坠”,是对李广利出征匈奴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描绘。在这里,“迷云”、“毒雾”都是用来形容恶劣天气对飞行的影响;“飞鸢”则是指风筝或鸟等空中飞翔的物体。这些词汇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李广利在出征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而“坠”则是对这些困难的直观描述,表明了李广利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无助和无奈。
末句“曾、左星轺万里行”,是说曾、左这两位曾经参与过汉朝外交活动的大臣,现在也在皇帝的率领下乘坐华丽的马车前往遥远的匈奴地区执行任务。这句诗中的“星轺”是指天子所乘的车,而“曾、左”则是两位大臣的名字。这一句诗既表达了李广利出征匈奴的决心和信心,又通过与曾、左这两位大臣的对比来强调自己出征匈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汉朝对于匈奴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严肃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李广利出征匈奴这一事件的叙述和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现实和历史背景。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