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照旷阁主人

雪钞露校累编排,十载辛勤费老怀。
细勘鲁鱼纷讼聚,苦雠尘叶拨云埋。
争看秘阁新摹本,交口斯文后学阶。
今夕琅环成楚炬,不堪重过养真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吊照旷阁主人》是清代诗人黄廷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古籍整理与传承工作的感慨和敬意。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背景
  • 基本信息:黄廷鉴(约1764年—约1839年),字琴六,江苏常熟人,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校勘家。他以广览张金吾、陈揆两藏书家所藏而闻名,对古籍的搜集与研究有着深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
  • 文学成就:除了在古籍校勘方面的贡献,黄廷鉴还创作了《第六弦溪文钞》,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文化底蕴。
  1. 诗歌原文及其赏析
  • 原文节选:“雪钞露校累编排,十载辛勤费老怀。细勘鲁鱼纷讼聚,苦雠尘叶拨云埋。争看秘阁新摹本,交口斯文后学阶。今夕琅环成楚炬,不堪重过养真斋。”这首诗共四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黄廷鉴十年来对古籍的精心整理和传承工作。
  • 赏析:首联“雪钞露校累编排,十载辛勤费老怀”描绘了黄廷鉴整理古籍的艰辛过程,以及为了完成这一工作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时间成本。颔联“细勘鲁鱼纷讼聚,苦雠尘叶拨云埋”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于文献考证的严谨态度和执着精神。颈联“争看秘阁新摹本,交口斯文后学阶”表达了他对古籍保护和传播的贡献,以及对后世学者的启迪作用。尾联“今夕琅环成楚炬,不堪重过养真斋”则流露出一种对古籍消逝的无奈和悲叹,以及对于能够再次访问这些珍贵藏书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古籍整理工作的描绘,体现了黄廷鉴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学问传承的重视。

黄廷鉴的《吊照旷阁主人》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古籍整理工作的赞美之作,也是一篇展现古代文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古籍的价值以及它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