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当湖秋泛

旧游在否。零落双红袖。水阁疏廊仍种柳。柳是十年前有。
一枝枝舻横塘。一声声笛邻墙。一点点蘋秋意,一丝丝蓼斜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平乐·当湖秋泛》是清代诗人黄燮清所作

黄燮清,字石屏,号秋岳,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书画家。他的词作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脱俗。这首《清平乐·当湖秋泛》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介绍
  • 黄燮清(1692—1768),字石屏,号秋岳,又号梅屋道人、梅屋老人等,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他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文人,擅长诗词、书画,对清代文学艺术有着重要贡献,其词风清新,尤以咏史抒怀见长。在绘画方面,他亦颇有成就,善画山水花鸟,尤其擅长水墨写意。
  1. 诗词原文
    旧游在否。零落双红袖。水阁疏廊仍种柳。柳是十年前有。一枝枝舻横塘。一声声笛邻墙。一点点蘋秋意,一丝丝蓼斜阳。

  2. 诗意解析

  • 旧游在否: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询问那些曾经的朋友和故地是否还在。
  • 零落双红袖:形容昔日友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增添了几分岁月的沧桑感。
  • 水阁疏廊仍种柳:暗示尽管人事已非,但某些事物依旧存在,如水阁和疏朗的走廊上依旧种植着柳树。
  • 柳是十年前有: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永恒,仿佛那棵柳树见证了许多往事。
  • 一枝枝舻横塘:形容船只停泊在平静的河面上,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 一声声笛邻墙:可能是描述岸边传来的长笛声,增加了一种哀婉的氛围。
  • 一点点蘋秋意,一丝丝蓼斜阳: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和斜阳下的蓼草,营造了深秋时节的凄美意境。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清平乐·当湖秋泛》的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了黄燮清深厚的文学功底。
  • 意象运用:诗中大量使用了自然景物作为意象,如“柳”、“橹”、“笛”、“蘋”、“蓼”等,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清平乐·当湖秋泛》不仅是一首表达怀旧情感的词作,更是黄燮清艺术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其词句的深入理解和感悟,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古典诗词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