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嚣守岁,有檐竹临风,夜深敲户。沉檀自爇,翠缕拂帘千度。东壁欢呼博簺,好春在、红楼深处。萧然斗室琴书,独被牢愁羁住。慵举。
依梁倦羽。芳讯报初番,酿寒花雨。九衢灯火,一任燕莺歌舞。多少痴呆意绪,待持向、东君分诉。薄酒不温,空负啭年莺语。
双双燕 · 除夕,和梦窗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双燕·除夕和梦窗韵》是杨玉衔创作的一首词。在这首作品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宁静与美丽,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双双燕·除夕和梦窗韵》不仅体现了杨玉衔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杨玉衔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从广东香山走出,经历了科举考试、官场生涯,再到成为一位诗人和书画家。这样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而这首词的创作正是在这种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完成的。
从内容上看,《双双燕·除夕和梦窗韵》是一首典型的宋词作品。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通过“避嚣守岁”、“有檐竹临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也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的追求。
词中的“沈檀自爇”和“翠缕拂帘千度”等细节描写,则进一步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理解。这些描写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更通过嗅觉、触觉等多重感官体验,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除夕之夜的美好。
《双双燕·除夕和梦窗韵》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词作,也是杨玉衔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以及词人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见解和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