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 · 海珠一役,王广龄厅长、汤觉顿代表死之,徐君勉跳而免。起事者意在徐,而徐反免,有幸不幸存焉

惊雷蛰起。孽龙腥喷波成紫。封姨过处花纷坠。血不登盘,狼藉殷冠履。
鱼服闲游忘上饵。庭槐风倒魔王喜。虾蟆胆落争趋避。今日园林,中有伤心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斛珠·海珠一役》是晚清诗人黄遵宪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1863年(咸丰三年)广州人民反英斗争中的一次重大事件——海战“一役”及随之发生的王广龄、汤觉顿牺牲,徐君勉被免职的事件,并表达了作者对此事的看法。

黄遵宪在诗中详细叙述了事件的经过:

  1. 背景:海战“一役”,指的是1863年7月4日晚,英法联军在广州城北的狮子洋海面与清军进行的战斗,这场战斗中,清朝官员王广龄和汤觉顿英勇牺牲。
  2. 事件过程:由于英军炮火猛烈,清军被迫退却。随后,清军将领徐君勉下令反击,但因战术失误而失利。在此过程中,徐君勉也不幸阵亡。
  3. 个人命运:尽管此次战役失败,但由于徐君勉的幸存,他被免去官职。
  4. 情感表达:黄遵宪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次事件的看法:他认为,尽管清军在这次战斗中遭受重创,但徐君勉的幸存和避免全军覆没是一个幸运的事情,显示了他的机智和勇敢。

此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展示了黄遵宪作为一个有远见的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