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雨从汉阳渡

中流拔剑横江水,雪浪如山复几重。
浮世津涯何莽苍,平生淮海在心胸。
天边电笑多投马,雨后风颠远送龙。
回首晴川烟树阔,夕阳一角度疏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风雨从汉阳渡》是清朝诗人杨承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杨承禧,字疐庵,江夏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进士,曾担任四川候补道等职,并有《疐庵集》留世。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文章等多个领域,以豪放洒脱的风格著称。在这首诗中,杨承禧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思。
  2. 作品原文:《大风雨从汉阳渡·中流拔剑横江水》,中流拔剑横江水,雪浪如山复几重。浮世津涯何莽苍,平生淮海在心胸。天边电笑多投马,雨后风颠远送龙。
  3. 诗作内容:这首诗描绘了汉阳渡口壮阔的江景和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通过“中流拔剑”、“雪浪如山”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感。诗中的“浮世津涯”和“平生淮海”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宽广和深远。最后一句“天边电笑多投马,雨后风颠远送龙”更是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效果。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高度的象征性和深刻的哲理性。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狂风骤雨的夜晚,感受着江水的激荡和暴风雨的猛烈。同时,诗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如“中流拔剑”象征着勇气和力量,“雪浪如山”则表达了自然的伟大和不可抗拒。整首诗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又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5. 历史价值:《大风雨从汉阳渡》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清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它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点,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自然灾难时的勇气和坚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逆境中奋斗不息。

《大风雨从汉阳渡》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古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意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发现,杨承禧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深邃的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