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 晚眺

看落日。楼外远山横碧。多少心情言不得。倚栏空叹息。
带眼频移宝玦,一任落红无色。弹尽泪珠衣又湿。晚风吹更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金门·晚眺》是一首描写诗人晚眺时心情和景色的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清代诗人杨琇创作了这首《谒金门·晚眺》。杨琇的生平不详,但可以确认的是,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 诗词原文
    看落日。楼外远山横碧。多少心情言不得。倚栏空叹息。带眼频移宝玦,一任落红无色。弹尽泪珠衣又湿。晚风吹更急。

  2. 诗句解析

  • “看落日”表明诗篇描绘的是一个黄昏时分的场景,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大地。
  • “楼外远山横碧”形象地描绘了远处山脉的颜色和形态,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多少心情言不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可能是对某种情感或情境的无法言说。
  • “倚栏空叹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情感状态,倚栏而叹,无人相伴。
  • “带眼频移宝玦”可能指的是诗人不断转移视线的动作,象征着他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 “一任落红无色”意味着尽管落花已经凋零,但诗人的心情并未因此变得轻松。
  • “弹尽泪珠衣又湿”反映了诗人情绪的宣泄,泪水湿润了他的衣服,也湿润了他的心灵。
  • “晚风吹更急”则描绘了夜晚的凉风,吹拂着更加急促,加剧了诗人的孤独感。
  1. 艺术特色
  • 《谒金门·晚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景象。
  •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 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象征和暗示,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谒金门·晚眺》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人的才情与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