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青引附檀青传

江都三月看琼花,宝马香轮十万家。
一代兴亡天宝曲,几分春色玉钩斜。
玉钩斜畔春色去,满川烟草飞花絮。
都是寻常百姓家,欲问迷楼谁知处。
高台置酒雨溟溟,贺老弹词不忍听。
二十五弦无限恨,白头犹见蒋檀青。
雕栏风暖凝丝竹,筵上惊闻朝元曲。
其时雨脚带春潮,江南江北千山绿。
朱弦断续怨沧桑,望帝春心暗断肠。
欲说先皇先坠泪,千言万语总心伤。
坐客相看共呜咽,金徽弹罢愁难绝。
同时伤春事不同,飘零身世何堪说。
家在京师海岱门,少年往事不堪论。
旗亭旧日多名士,北海当年侍至尊。
太行北尽仙园起,灵台飘渺五云里。
年年豹尾幸离宫,百官扈从六宫徙。
万户千门鱼钥开,柳烟深浅见蓬莱。
妆楼明镜云中落,别殿笙歌画里来。
祖宗旰食勤朝政,百年文物乾坤定。
万方钟鼓与民间,九重乐事怡天听。
建康杀气下江东,百二关河战火红。
猿鹤山中啼夜月,渔樵江上哭秋风。
军书榜午入青琐,从此先皇近醇酒。
花萼楼前春昼长,芙蓉殿里清宵久。
三山清月照瑶台,夹道珠灯拥夜来。
一曲吴歌调凤琯,后庭玉树极花开。
临春结绮新承宠,玉骨轻盈珍珠重。
避面宁教妒尹邢,当筵未许怜张孔。
太液春寒召管弦,官家小宴杏花天。
昭阳宫里春如海,五鼓初传燕子笺。
鞓红照睡繁华重,绝代佳人花扶拥。
南府新声妒野狐,升平独赐龟年俸。
夜半青娥扫落花,深宫月色照羊车。
庸知铜雀春深事,留与词人赋馆娃。
当时海内勤王事,慷慨誓师有曾李。
未见江头捷骑来,忽闻海畔夷歌起。
避暑温泉夜气清,宫花露冷月华明。
惊心一曲长生殿,直是渔阳鼙鼓声。
延秋门外黄昏路,城阙生尘妃嫔去。
穆王从此不重来,马上天颜频回顾。
来朝胡骑绕宫墙,凝碧池头踞御床。
昨夜采莲新制曲,月明多处舞衣凉。
太白晱晱欃枪吐,云房水殿都悽楚。
咸阳不见阿房宫,可怜一炬成焦土。
和戎留守有贤王,八骏西行入大荒。
金粟堆空啼杜宇,苍梧云冷泣英皇。
居庸日落离宫暮,北望幽州空烟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檀青引附檀青传》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杨圻创作的一首诗,以蒋檀青的生平经历为主线,借古讽今,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下面将对《檀青引附檀青传》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背景:《檀青引附檀青传》的作者是近现代诗人杨圻。他的作品通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态和文人的思想情感。在这首诗中,通过蒋檀青的故事,诗人可能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2. 诗歌内容

  • 诗的第一句“江都三月看琼花”,描绘了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同时也隐含着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
  • “宝马香轮十万家”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奢华与富足。
  • “一代兴亡天宝曲”中的“天宝”指的是唐玄宗时期,这一时期的唐朝国力强盛,但因安史之乱而走向衰落。杨圻在这里可能是在借古讽今,评论当下的时局。
  • 最后两句“欲说先皇先坠泪,千言万语总心伤”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不幸和个人悲伤的双重情绪。
  1. 艺术特色:《檀青引附檀青传》作为一首古诗,其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语言优美,用词考究。如“江都三月看琼花”中的“琼花”一词,既点明了季节,又增添了诗意。
  •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诗歌从开篇到结束,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檀青引附檀青传》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诗歌。通过对蒋檀青的生平经历的叙述,诗人不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也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思考,它提醒人们珍惜当前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也不忘历史的教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