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纪别

香衾重迭春云热,梨花澹澹团香雪。烧烛不成眠,吹笳风月天。
玉屏灯影薄,云髻颓香膊。帘外起东风,残莺啼落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纪别》是一首由近现代诗人杨圻创作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作者杨圻,他的创作生涯始于20世纪初,活跃于中国近代文学领域。杨圻的诗歌以抒情和描写为主,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和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体验。

  2. 诗歌原文
    海棠结束红星小,博山烟涩香灯悄。
    风起暗花飞,开门宝马嘶。
    梦长春夜短。

  3. 诗中意象解析:在这首诗中,“海棠”可能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生命的短暂,“红星小”可能指的是日出或新的开始,而“博山”则是古代的一种香炉,其烟涩可能暗示着某种哀愁或离别的氛围。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4. 情感表达分析:《菩萨蛮·纪别》中充满了离别和思念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春夜、东风、莺啼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情的氛围。诗中的“春风十里不如你”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尽思念。

  5. 艺术特色:杨圻作为一位现代诗人,他的诗歌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诗歌的美学特点,同时融合了现代诗歌的自由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审美感。此外,杨圻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6. 文化背景:在中国文化中,诗词是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圻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现代文化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7. 艺术影响:《菩萨蛮·纪别》在杨圻的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也展现了中国近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该诗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菩萨蛮·纪别》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现代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心态。对于喜爱古典文学以及现代诗歌的读者来说,这首作品无疑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