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空庭扑面飞,一镫如豆换征衣。
百三十日岁云暮,万五千人吾曰归。
长吏继庖空仆仆,老兵劝酒转依依。
重衾无限萧闲梦,犹绕江屯铁甲围。
归抵腾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抵腾越》是清代诗人赵文哲创作的一首诗歌。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结束后士兵返回家乡的情景,展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冲击和影响,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亡、人民生活的深刻思考。
《归抵腾越》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赵文哲南巡时受到召试并被赐举人,随后在户部主事任上工作。在此期间,他参与了缅甸之役,作为阿桂军的一部分参与战斗。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记录了士兵们从战场归来的情感体验。
诗歌原文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中的“落叶空庭扑面飞,一镫如豆换征衣。”描绘了战后归来的士兵,面对空荡荡的庭院和简陋的营舍,内心的孤独和辛酸。接着,“百三十日岁云暮,万五千人吾曰归。”表达了士兵们在漫长的战斗中度过无数日夜,最终迎来了回家的日子。
诗歌还通过“长吏继庖空仆仆,老兵劝酒转依依”等句子,传达了士兵们与长吏、老兵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他们在战争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最后,“重衾无限萧闲梦,犹绕江屯铁甲围。”则揭示了士兵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记忆的怀念,即使和平已久,但那些战斗的回忆仍然挥之不去。
《归抵腾越》不仅是一首描写士兵归乡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深意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享受,也让人们深思战争的代价和和平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