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偶成示温次言

空城木叶晚萧萧,午夜风声似听潮。
无寐一编镫自照,高吟百瓮酒能消。
哀时王粲词偏美,避地梁鸿迹已遥。
不用登楼频望远,青磷白骨遍皋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夜偶成示温次言”是一首由清代诗人赵景贤所作,表达了作者在深夜时分的所感所想。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赵景贤(约活动于清乾隆时期),字子野,号东篱,山东济南人。他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画家,以诗词著称。
  • 他的诗作多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情怀,与当时社会的主流审美观念相契合。
  • 在赵景贤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1. 作品原文及解析
  • 空城木叶晚萧萧: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寒冷的夜晚,城中只有落叶在风中飘落,增添了一种萧瑟之感。
  • 午夜风声似听潮:通过听觉上的比喻,将深夜的风声比作海浪声,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
  • 无寐一编镫自照:表达了诗人独自读书时的孤独和沉思,灯光下的自我陪伴,反映了一种静谧的文人生活状态。
  • 高吟百瓮酒能消:饮酒吟诗,借酒解愁,反映出诗人在困境中的自我调适和精神寄托。
  • 哀时王粲词偏美:引用了三国时期文学家王粲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 避地梁鸿迹已遥:借用东汉时期的梁鸿夫妇的故事,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 不用登楼频望远:表达了诗人对远去故乡的不舍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 青磷白骨遍皋桥:通过对比古代战场的景象,表达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 语言优美:赵景贤的语言清新脱俗,富有音乐性,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情感真挚:诗中的情感表达真实而深刻,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历史的感慨,都流露出诗人真挚的情感。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背景:通过诗歌可以了解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传承文化精髓:赵景贤的诗歌作品不仅是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后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1. 阅读建议
  • 在欣赏赵景贤的《冬夜偶成》时,可以尝试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感受,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诗词鉴赏、历史文化研究等,来全面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 推荐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这首诗,让心灵得到一种平静和放松,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赵景贤的《冬夜偶成》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强的文学作品,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时代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不仅能够欣赏到赵景贤独特的艺术风格,也能够深入了解清代的历史文化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