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 · 西湖泛月

莲房露倾。花窗月明。棹歌声起渔汀。唤鸳鸯梦醒。
乌篷画舲。帘钩水晶。隔船初见云英。听轻弹玉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太平·西湖泛月》是一首描绘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其作者是清代诗人赵我佩。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作者背景:赵我佩,字梅伯,号东樵,清代著名的诗人与词人。他一生游历广泛,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赵我佩的生活年代正值清朝盛世,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及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文学地位:《醉太平·西湖泛月》是赵我佩的代表作品之一,体现了其精湛的诗歌技巧和深邃的艺术造诣。此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
  • 艺术特色:在《醉太平·西湖泛月》中,赵我佩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西湖月夜的静谧与美丽。诗中的“莲房露倾”、“花窗月明”等描写,不仅展示了西湖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1. 诗句原文
  • 莲房露倾:描述了荷花的露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花窗月明:形容了月光透过花窗照入,使得室内明亮如昼。
  • 棹歌声起渔汀:描绘了渔民划船时桨声激起的水波声,增添了一种生活气息。
  • 唤鸳鸯梦醒:用鸳鸯比喻情侣或夫妻,暗示着爱情的美好与脆弱。
  • 乌篷画舲:乌篷船在水面上缓缓行进,船上的画舫精致而典雅。
  • 帘钩水晶:形容窗户上的水晶帘钩,闪耀着光芒。
  • 隔船初见云英:描述在另一艘船上看到的女子,云英可能是一个美丽的女子的名字。
  • 听轻弹玉筝:形容在宁静的夜晚听着轻快的弹琴声,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1. 主题思想
  • 自然美: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 生活感悟:通过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 人文情怀:诗中的“鸳鸯”等元素,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爱情的珍视。

《醉太平·西湖泛月》不仅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