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六首

鸳梦怕分明。酒已全醒。不多听得也伤情。花外疏钟灯外雨,一两三声。
何事别离轻。恼恨今生。桃笙悄拥坐深更。蜡烛背人红不亮,孤泪盈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令六首》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属于其组诗《浪淘沙九首》中的第六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这个时期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运动而被贬。

《浪淘沙·令六首》的原文如下:
落叶满江浔。玉宇萧森。秋声都在古墙阴。楼外雨潇潇,灯影愁飘。秋心都付与芭蕉。又是一何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秋天的夜晚,看到满地的落叶、萧瑟的风声,以及孤独的身影和无尽的思绪,最终都将寄托于芭蕉树的情景。通过这种细腻而深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浪淘沙·令六首》是一首充满哲思和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精湛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审美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