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梦怕分明。酒已全醒。不多听得也伤情。花外疏钟灯外雨,一两三声。

何事别离轻。恼恨今生。桃笙悄拥坐深更。蜡烛背人红不亮,孤泪盈盈。

诗句释义与注释

鸳梦怕分明。酒已全醒。不多听得也伤情。花外疏钟灯外雨,一两三声。    
何事别离轻。恼恨今生。桃笙悄拥坐深更。蜡烛背人红不亮,孤泪盈盈。    
  1. 第一句:“鸳梦怕分明”中的“鸳梦”指梦中的爱人,而“怕分明”表达了一种害怕梦醒后的失落和不安。
  2. 第二句:“酒已全醒”意味着饮酒后感到完全清醒,暗示了对现实清醒的认识。
  3. 第三句:“不多听得也伤情”表明即使只是听到一些声音也会触动感情。
  4. 第四句:“花外疏钟灯外雨”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花外的钟声和灯外的雨水,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5. 第五句:“一两三声”可能形容钟声或雨声的轻微,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
  6. 第六句:“何事别离轻”表达了对于离别的无奈和轻微的责备,认为离别本应是沉重的事情却显得轻松。
  7. 第七句:“恼恨今生”,表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和烦恼。
  8. 第八句:“桃笙悄拥坐深更”,描述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房间里,抱着桃木制的笙。
  9. 第九句:“蜡烛背人红不亮”,可能是描述烛光因风的原因而摇曳,显得不那么明亮。
  10. 第十句:“孤泪盈盈盈”,强调了自己孤独一人,泪水盈眶的样子。

译文
在梦中见到心爱的人,但却害怕梦醒后的那份痛楚。饮酒过后,我感到清醒,但即便如此,听到的声音也能引发我的伤感。外面是稀疏的钟声和外面的雨声,只有一两声。离别似乎很平常,却让我感到烦恼。我生来就讨厌这样的生活,只希望时间能够倒流。独自坐着,抱着一个桃木制的笙,看着摇曳的烛光,眼中的泪水已经充满了眼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梦境、现实、离别、孤独等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波动。诗中通过对比梦中的情景与现实的清醒,以及对离别的淡然处理,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同时,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深情而细腻的语言,成功地勾勒出了一个人在深夜中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