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字银灰热。算而今、麝脐捣尽,博山尘灭。同是玉皇香案史,比向明珠似月。一颗颗、罗襦亲结。往日宫莺随春去,柳阴浓、移弄章台舌。残花片,万胡蝶。
飞霜白了前朝发。五年来、虫沙染遍,几番红血。君坐蜀山无归路,我亦虽归犹客。总一例、草闲偷活。扇底清尊秋又近,唱瑶华、忍负青荷叶。开元梦,霓裳拍。
金缕曲 · 寄约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寄约叟》是一首由清朝诗人赵熙所创作的词。该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介绍: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赵熙是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进士,授编修,转江西道监察御史。以其抗直敢言而著称清季。陈衍、梁启传超等都与其交好,并称他为“蜀山孤臣”,可见其在文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他的诗词兼宗唐宋,以敏捷著称,其峨眉诸诗屡受赞誉。
原文节选:
心字银灰热。算而今、麝脐捣尽,博山尘灭。同是玉皇香案史,比向明珠似月。一颗颗、罗襦亲结。往日宫莺随春去,柳阴浓、移弄章台舌。残花片,万胡蝶。创作背景:在这首诗中,赵熙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暗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其中,“同是玉皇香案史”可能暗指自己与历史上的人物有着某种相似性,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历史地位或是与历史上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相似之处。同时,“一颗颗、罗襦亲结”这一描写可能象征着赵熙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如同织品一般紧密相连。而“往日宫莺随春去”,则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美好已无法重现的无奈。整体而言,此词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赵熙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金缕曲·寄约叟》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部蕴含深意的文化艺术品。通过对赵熙生平及其作品的深入解读,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赵熙的艺术成就,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