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字银灰热。算而今、麝脐捣尽,博山尘灭。同是玉皇香案史,比向明珠似月。一颗颗、罗襦亲结。往日宫莺随春去,柳阴浓、移弄章台舌。残花片,万胡蝶。
飞霜白了前朝发。五年来、虫沙染遍,几番红血。君坐蜀山无归路,我亦虽归犹客。总一例、草闲偷活。扇底清尊秋又近,唱瑶华、忍负青荷叶。开元梦,霓裳拍。
【注释】
①心字银灰:指心字香。②麝脐捣尽,博山尘灭:用麝脐香和博山炉中的香灰来熏染衣物,以使衣物清香。③玉皇香案史:形容香案上的文书堆积如山。④明珠似月:比喻贵重之物光彩夺目。⑤一颗颗、罗襦亲结:指用香囊把衣角系紧。⑥往日宫莺随春去:指宫女们随着春天的到来而离去。⑦柳阴浓、章台舌:用柳树荫遮蔽的舌头。⑧残花片,万胡蝶:残花片落在蝴蝶身上,蝴蝶翩翩飞舞,好像在采蜜。⑨飞霜白了前朝发:形容时间过得很快,鬓发已变白。⑩五年来、虫沙染遍,几番红血:五年来战乱不断,到处是鲜血和泥土。⑩君坐蜀山无归路:你困居在蜀地,没有回故乡的路。12我亦虽归犹客:我也虽然回到家乡,但依然像过客一样。⑩总一例、草闲偷活:总是一样,像草一样偷偷地生活着。13扇底清尊秋又近:秋天来临了,扇子下面有清凉的美酒。⑩唱瑶华、忍负青荷叶:不忍心辜负那青荷叶上的露水。15开元梦,霓裳拍:怀念开元盛世的歌舞。
【赏析】
此词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作者任太学正、兼权直秘阁。词中追思昔日宫廷的繁华景象,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抒发了词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与向往。
开头两句“心字银灰热,算而今、麝脐捣尽,博山尘灭。”意为心中的香气已经消散,如今只剩下麝脐香的残余。这里使用了“香”这个关键词,将过去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感慨。接着两句“同是玉皇香案史,比向明珠似月。一颗颗、罗襦亲结。”意为过去的人们都是香料的使用者,他们用香囊将衣角系紧,如同明珠般美丽。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往日宫莺随春去,柳阴浓、移弄章台舌。”意为从前的宫女们都跟随春风而去,她们用柳树荫遮蔽的舌头轻挑细语,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欢愉。这里的“柳阴浓、移弄章台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宫女们的情态,让人仿佛看到了她们欢快的身影。
然后两句“残花片,万胡蝶。飞霜白了前朝发,五年来、虫沙染遍,几番红血。”意为残存的花瓣落在蝴蝶身上,飞霜覆盖了前朝的发丝,五年来的战乱让鲜血染红了大地。这里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破坏。
接下来两句“君坐蜀山无归路,我亦虽归犹客。”意为你被困在蜀地无法回家,而我虽然是回到了故乡,但仍然像过客一样漂泊不定。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词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总一例、草闲偷活;扇底清尊秋又近,唱瑶华、忍负青荷叶。”意为总是一样的,像草一样偷偷地生活着;秋天临近了,扇子下面有清凉的美酒。这里的“草闲偷活”和“唱瑶华”,都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与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人们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