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思仙兕觥

问犀觞。有灵心一点,分水何方。算相随南北,半世诗囊。形又古,雕还瘦,花片水浮香。傥镌名,篆款式,便称王绩家乡。
少小西京梦,春风乍赋霓裳。是诗龛双玉,远奉高堂。兴亡影,人琴泪,万寿绝无疆。百年身,几醉月,此中一寸沧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思仙·兕觥》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赵熙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问犀觞”为引,表达了词人对历史、文化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赵熙(1867—1948年),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是清末近现代初著名的诗人、书家和画家。他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及第,曾担任编修、江西道监察御史等职,因其抗直敢言而著称清季。在政治生涯中,赵熙以其直言进谏的行为赢得了一定的声望。他的文学作品也颇受后人推崇,尤其是其《香宋词》,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创作背景:《醉思仙·兕觥》的创作背景与赵熙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赵熙曾在六百日中完成了《香宋词》三卷,但后来不再继续创作。这可能与他在官场上的挫折以及晚年对世事的反思有关。词中流露出的是对历史的沉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反映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和思想变迁。

  3. 作品原文:《醉思仙·兕觥》全文如下:
    问犀觞。有灵心一点,分水何方。算相随南北,半世诗囊。形又古,彫还瘦,花片水浮香。傥镌名,篆款式,便称王绩家乡。少小西京梦,春风乍赋霓裳。是诗龛双玉,远奉高堂。兴亡影,人琴泪,万寿绝无疆。

  4. 词作特色:赵熙的词作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风格著称。在《醉思仙·兕觥》中,通过对比“形又古,彫还瘦,花片水浮香”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哀叹。同时,通过对“兴亡影,人琴泪,万寿绝无疆”的描述,折射出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忧虑。此外,词中的意象和用典也都显示出赵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典诗词的精湛运用。

  5. 词作意义:赵熙的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词中,赵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这些都是他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话题。因此,《醉思仙·兕觥》不仅是一首词,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表达。

《醉思仙·兕觥》作为赵熙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的历史面貌和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及其背后的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