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胭脂花

生来不上樱唇,红过一秋谁管。小朵新抽,长自挂名妆院。血痕点向壶心泪,怎画牡丹千瓣。似南朝废井,景阳钟动,玉人魂断。
甚西风,又脸霞吹处,淡白娇黄相半。粉子成丸,圆到香奁空转。绝怜北地青山色,匀上徐娘羞面。愧芳丛、尚点春纤银甲,凤仙成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熙并未创作文学作品《陌上花·胭脂花》。这首词实际上是清末近现代初著名词人、诗人赵尧生(字香宋)的作品。

赵熙,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是清末近现代初的重要文化人物。赵熙的诗词作品在文学上有独到之处,尤其擅长诗歌和书法。他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艺术成就方面,赵熙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在书法领域有着极高的评价。他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及第后,曾在江西道监察御史等职位上表现出色。他的抗直敢言也使他成为清季时期著名的政治人物。

《陌上花·胭脂花》的全名为《陌上花·胭脂花》,是赵尧生的一首词作。该词描绘了胭脂花的美丽与哀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朵的娇艳与生命的脆弱。诗中的“生来不上樱唇,红过一秋谁管”表达了胭脂花天生的娇美却无人欣赏的命运;“小朵新抽,长自挂名妆院”则描绘了胭脂花虽不张扬但依旧保持着自身的美丽;“血痕点向壶心泪,怎画牡丹千瓣”,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胭脂花开落无常的自然规律。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胭脂花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易逝的感慨。

赵尧生的《陌上花·胭脂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它不仅展示了词人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审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