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绳拖字叫新霜。风起不成行。楚天长短黄昏雨,甚年年飞泊潇湘。万里悲秋作客,不知何处家乡。
七年头白卧秋光。无梦到渔阳。人今那识苏卿苦,盼音书地老天荒。卖却卢龙古塞,怜卿不管兴亡。
风入松 · 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入松》为词牌名,古琴曲名,又名“风入松慢”、“松风慢”、“远山横”和“销夏”,以晏几道的《风入松·柳阴庭院杏梢墙》为正体。这首词作在宋代颇为流行,是文人雅士常用的抒情之作。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晏几道生活在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文人墨客们常常借助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晏几道所处的时代也深受这一文化氛围的影响。他通过这首《风入松》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
《风入松》不仅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词,还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晏几道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哲思。如“一冬不见雪花飞”中的对雪景的描述,不仅营造了寒冷而孤寂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同时,“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怀念,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晏几道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中,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一个情感与自然交织的艺术世界。这种手法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的情感变化,还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
《风入松》不仅是晏几道个人的抒情之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典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晏几道深厚的文学造诣,也体现了宋代文化的时代特色和社会风貌。通过深入探讨这首词的内涵和艺术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