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仲春拟雁别燕

东阁梅残,落红万点。柳丝风绕黄金线。画檐双燕舞翩跹,年年窥社来庭院。
粉箨初成,梨花始艳。遥天别雁愁无限。萋萋芳草总销魂,参商隔面难为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仲春拟雁别燕》是清代蒋纫兰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词的作者蒋纫兰,字秋佩,浙江嘉善人。生于清康熙时期,是一位刺绣艺术家,同时也醉心于诗词创作。她的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她的文学成就和精湛的技艺都得到了当时文人的认可和赞赏。
  • 在《踏莎行·仲春拟雁别燕》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窥见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这首词作反映了她对于春天的喜爱、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离别情绪的细腻描绘。
  1. 词的原文
  • 东阁梅残,落红万点。柳丝风绕黄金线。画檐双燕舞翩跹,年年窥社来庭院。
  • 粉箨初成,梨花始艳。遥天别雁愁无限。萋萋芳草总销魂,参商隔面难为伴。
  1. 赏析与鉴赏
  • “东阁梅残,落红万点”开篇便以色彩斑斓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春日景象,梅残和落红象征着季节更替带来的凋零之美。
  • “柳丝风绕黄金线”则用“风绕黄金线”来形容柳条随风摇曳的样子,既展现了柳枝的柔美,也暗示着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
  • “画檐双燕舞翩跹,年年窥社来庭院”描绘了画檐上的双燕翩翩起舞,它们年复一年的归来,给庭院增添了不少生气。
  • “粉箨初成,梨花始艳”通过对嫩笋和梨花的描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给人以希望和活力。
  • “遥天别雁愁无限”表达了离别时的愁绪,雁南飞而人们远望,增添了一份离愁别绪。
  • “萋萋芳草总销魂,参商隔面难为伴”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之痛,萋萋的芳草地让人心生愁绪,如同天各一方难以相见的无奈。
  1. 作者生平
  • 蒋纫兰生活在一个文化艺术兴盛的时代,她不仅有着出色的文学才华,还精通刺绣艺术。她的作品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成为清代诗词的一个亮点。
  1. 文化影响
  • 《踏莎行·仲春拟雁别燕》不仅体现了蒋纫兰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她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洞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以及别离的痛苦,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踏莎行·仲春拟雁别燕》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通过这首词,可以感受到蒋纫兰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她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