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高楼明月皎。尘满瑶琴调少。开尽忘忧草。杜花香冷平江道。
霜绽黄花秋渐老。砌畔蛩声增恼。莫恨西风早。凭栏目断家园渺。
惜分飞 · 时寓苏台别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惜分飞 · 时寓苏台别业》是清代诗人赵承光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从诗歌原文、诗歌背景、艺术特色、历史评价等方面进行介绍:
诗歌原文:《惜分飞 · 时寓苏台别业》这首诗词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苏台别业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明月皎洁、尘封瑶琴、盛开的忘忧草等景象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深远的意境。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背景:赵承光生活在清朝中期,他的这首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心境与生活状态。作为清代文人,赵承光的作品往往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与审美情趣。同时,他所处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学由古体到近体,再到宋词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风格多样,对后世影响深远。
艺术特色:赵承光在这首词作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例如,高楼的明月与尘封的瑶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环境的静谧与内心的寂寥;开尽的忘忧草与冷香的杜花相互映衬,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此外,蛩声的增加与西风的早至,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使整首词更加生动且富有层次感。
历史评价:虽然赵承光的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但可以推测他在当时文坛上应当有一定的地位。他的这首词作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被后人传颂和研究。其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技巧上,更在于能够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意境营造,触动读者的心灵。
《惜分飞·时寓苏台别业》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优美诗篇,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人文情怀。它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修养。通过欣赏赵承光这首词作,不仅可以领略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也能够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