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偕闺友泛舟

花香日暖透妆楼。晓烟收。巧梳头。赢得偷闲,联袂荡兰舟。
最爱湖山新翠霭,吟好句,漫凝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城子·偕闺友泛舟是清代诗人赵承光创作的一首古诗词。下面将深入探索这首作品的艺术特质、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1. 作者介绍与生平
  • 姓名与时代:赵承光,字希孟,浙江钱塘人。朱矞三之妻,对史籍及汉魏、三唐诸家有所研究。他精于吟咏,展现了深厚的文学造诣。
  • 创作背景:赵承光在清代的生活环境中,通过与闺友的泛舟游历,写下了这首词作。其时代背景为其诗歌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情感色彩。
  1. 作品原文及其翻译
  • 原文:花香日暖透妆楼。晓烟收。巧梳头。赢得偷闲,联袂荡兰舟。最爱湖山新翠霭,吟好句,漫凝眸。
  • 翻译: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花香渗透了整个妆楼。清晨的烟雾渐渐消散,大家开始打扮自己。趁着闲暇时光,我们一同乘着兰舟出游。最喜爱那湖山间清新的雾气环绕,吟咏着优美的诗句,我不禁陶醉其中,久久凝视。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诗中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清幽雅致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人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的用词考究,如“晓烟”、“新翠霭”等,都赋予了诗句以浓厚的视觉美感和文化内涵。
  • 情感表达:此词通过对泛舟游玩情景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与闺友共同泛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美好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1. 相关评论与研究
  • 学者评论:许多学者认为赵承光的《江城子·偕闺友泛舟》不仅是一首美丽的田园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交流。它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 现代影响:这首词作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欢迎,其清新脱俗的风格也影响了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

赵承光的《江城子·偕闺友泛舟》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诗词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一首深情的歌谣。它不仅展示了赵承光个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爱好诗词的朋友来说,了解并欣赏这样的作品,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