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玉女 · 仲秋怀妹

淅沥商飙,点点芦花飞雪。玉箫何处,又听砧声彻。独倚南楼,迢递雁行离别。满目青山,一轮明月。
露冷中庭,络纬墙阴凄切。无那衔杯,衷曲凭谁说。好景良辰,但总是、肠如结。聊寄冰纨,漫歌新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传言玉女·仲秋怀妹》是清代诗人赵承光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仲秋时节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赵承光:赵承光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作品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
    淅沥商飙,点点芦花飞雪。玉箫何处,又听砧声彻。独倚南楼,迢递雁行离别。
  • 翻译
    淅沥的秋风带着商调的声音,点点的雪花像芦花一样飘落。玉制箫声从何处传来?我又听到了那凄凉的砧声,独自一人靠在南楼上,望着远去的鸿雁,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1. 整体赏析
  • 意境描绘:赵承光通过对秋季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哀伤的氛围。“淅沥商飙”形容风声,而“点点芦花飞雪”则生动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 情感表达:全诗贯穿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反复出现的意象(如玉箫、砧声、南楼)来加强这种感情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期盼。
  1. 名家点评
  • 名家点评:该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展示了清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同时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1. 创作背景
  • 创作背景:赵承光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生活经历有关。在古代文人中,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常常带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个人情绪的投射。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或因某种生活变故下创作的。
  1. 文化影响
  • 文化影响:作为清代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后世也受到了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才华,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

《传言玉女·仲秋怀妹》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了解清代诗歌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清代诗歌的语言之美,还可以深入了解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