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寄怀孤桐重庆二首

老去填词韵最娇,嘉陵如画且消摇。垆边可有人如月,酒里何妨句满瓢。
春逝水,世翻涛,自扶筇杖入蓬蒿。衰灯暗雨巴山道,冰雪关河恨未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寄怀孤桐重庆二首》是一首近现代词作,由清朝的刘永济所作。这首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社会寓意,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沉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

  1. 词的原文及其解析:词的第一句“电光火中海又桑,纷纷蚁穴换侯王”,描绘了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一切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都可能引发巨大的影响。接着“物情看到头成雪,剩取芳怀贮锦囊”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的认识,认为应该珍惜当下,保存美好记忆。而“伤却曲,赋迷阳,秦弓何日射天狼”则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希望有朝一日能以文学之力来对抗外敌的渴望。在最后两句“人间棋局终难了,眼底鸥波万里长”,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世界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和无奈感。

  2. 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刘永济是清末近现代初的重要词人,他的词作往往带有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首《鹧鸪天·寄怀孤桐重庆二首》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在重庆的生活体验有关,也可能与他对于时事的关注和思考有关。刘永济的生平经历丰富,其诗词作品也多表现出对时代的敏感反应和对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

  3. 艺术特色分析:刘永济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他的词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不失深度。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这首《鹧鸪天·寄怀孤桐重庆二首》不仅是刘永济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印记。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理念和哲学思想,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