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 挽迪生

指修门路杳,竟无地、返骚魂。但断梦关山,羁游京国,莽莽愁云。酸辛,旧时俊侣,抚遗篇犹似见丰神。何意亭亭玉树,顿成宿草新坟。
谁云,天道亲仁,回短折,路长存。算古来如此,君宁有恨,我恸斯文。乾坤,乍经浩劫,对寒灰加意惜芝焚。神理绵绵未尽,灵兮来享清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慢 · 挽迪生》是近现代著名诗人刘永济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内容:

  1. 作者介绍:刘永济是一位在文学上颇有造诣的学者,他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历史情怀或个人遭遇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2. 作品原文:《木兰花慢·挽迪生》是刘永济于近现代所作,其内容如下:
    > 指修门路杳,竟无地、返骚魂。但断梦关山,羁游京国,莽莽愁云。酸辛,旧时俊侣,抚遗篇犹似见丰神。何意亭亭玉树,顿成宿草新坟…
  3. 主题分析: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亡友迪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才华未能施展命运多舛的哀叹。通过“断梦关山”,“莽莽愁云”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朋友逝去后留下空白的无奈与悲哀。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4. 艺术特色:在艺术手法上,刘永济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使得诗句含义深远,情感饱满。《木兰花慢·挽迪生》中的“酸辛,旧时俊侣,抚遗篇犹似见丰神”等句,不仅抒发了对亡友的缅怀之情,也展示了他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文学素养。
  5. 文化意义:作为一首悼亡之作,《木兰花慢·挽迪生》不仅仅是对一位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命、友情和历史的一个深情的回顾与思考。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友情和维护尊严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尊重和怀念。

《木兰花慢·挽迪生》不仅是刘永济个人的文学创作,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