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 丁亥

芳讯沉沉,落梅帘户东风消。匼波潋滟蘸初阳,湖上人家晓。叶底鸣禽变了,惹相思、吟堂梦草。白头昆弟,两地青灯,一般愁抱。
乔木荒凉,故家风味今休道。文章何定换浮名,乞米难裁稿。花雨纷纷倦扫,佩香零、伤春共老。楚天望极,雁外兵尘,阑干红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永济的《烛影摇红·丁亥》是一首描绘个人生活和情感体验的现代汉语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作者生平:刘永济是近现代诗人,其作品展现了他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1947年,当时刘永济六十岁,表达了他对湘弟长沙寄来的怀念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家族与亲情的重视。
  1. 诗词原文与注释
  • 原文:芳讯沉沉,落梅帘户东风消。匼波潋滟蘸初阳,湖上人家晓。叶底鸣禽变了,惹相思、吟堂梦草。白头昆弟,两地青灯,一般愁抱。乔木荒凉,故家风味今休道 。
  • 译文:春意渐浓,落梅飘落,窗帘紧闭,东风已逝。湖面上人家清晨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鸟儿在枝叶间变换声调,勾起了诗人的深深思念。虽然远隔两地,但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相似的忧愁让兄弟俩感到彼此的思念如梦草般难以割舍。岁月沧桑,故家的风貌不再,只剩下回忆中的温暖。
  1. 诗词赏析
  • 艺术手法:刘永济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技巧,如使用“芳讯沉沉”来传达春天的气息,用“湖上人家晓”来描绘清晨湖面的美丽景色,通过“鸣禽变了”和“吟堂梦草”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变化和情感波动。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湘弟长沙的深情厚谊,还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这种情感的交织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刘永济的《烛影摇红·丁亥》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探索和自我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这位诗人及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学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