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读钱塘纪事

一曲琵琶咽故宫。西陵风雨冷梧桐。淡烟疏柳夕阳中。
湖水千寻莲叶碧,楼台十里杏花红。而今残照怨西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读钱塘纪事》是清末民国初诗人刘师培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刘师培,字申叔,号左庵,江苏仪征人。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还是一位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

  2. 诗歌原文
    一曲琵琶咽故宫。西陵风雨冷梧桐。淡烟疏柳夕阳中。
    湖水千寻莲叶碧,楼台十里杏花红。而今残照怨西风。

  3. 诗句解析

  • 一曲琵琶咽故宫:这句描绘了一幅宫廷中的琵琶声,其声音之凄美仿佛能穿透宫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沉痛。
  • 西陵风雨冷梧桐:西陵(可能指的是南京的明孝陵或西陵),这里用风雨来象征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梧桐树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或某种历史的记忆。
  • 淡烟疏柳夕阳中:夕阳中的疏柳和淡淡的烟雾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反映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
  • 湖水千寻莲叶碧,楼台十里杏花红: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钱塘的美丽与繁华,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一种缅怀和赞美。
  • 而今残照怨西风:最后一句,残照即日落时分的景象,通过“怨西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旧日时光的哀愁。

《浣溪沙·读钱塘纪事》不仅仅是一首表现作者个人情感的词,它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的载体。通过对这首词的阅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也应当意识到在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努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