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刀难切,是离肠恨,梦雨都歇。繁华似水流去,回首处,车尘临发。冷落关河送远,有孤雁悽噎。念旧苑、衰柳寒烟,玉笛吹愁满空阔。
铜驼陌上伤今别,更断魂客里催佳节。黄昏满地花影,依约见,故国秋月。万里清霜,休问香篝翠被谁设。却怨入帘底西风,付与残蛩说。
雨霖铃 · 恨别和柳屯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霖铃·恨别和柳屯田》是清代诗人郑文焯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郑文焯(1856-1918),字叔问,一字小坡,汉军正白旗人。他不仅工于书画,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诗歌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见长,能够触动人心的最深处。
诗词原文:《雨霖铃·恨别和柳屯田》原文如下:“并刀难切,是离肠恨,梦雨都歇。繁华似水流去,回首处,车尘临发。冷落关河送远,有孤雁悽噎。”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别离之苦的深刻感受,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珍视。
创作背景:郑文焯的《雨霖铃·恨别和柳屯田》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作,当时的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波折,使得他的心情变得复杂而沉重。在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中,他通过这首词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未知命运的忧虑和期待。
艺术特色:《雨霖铃·恨别和柳屯田》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精湛的词句构造和深远的情感表达,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刻挖掘,将个人的情感体验提升到了一个高度。这种情感的传递方式不仅仅是直接的倾诉,更多的是通过象征和暗示,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
《雨霖铃·恨别和柳屯田》不仅是郑文焯个人情感历程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成就的典范。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