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孝陵

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江山整肃。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斜阳断碣,几人系马而读。
闻说物换星移,神山风雨,夜半幽灵哭。不记当年开国日,元主泥人泪簇。蛋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孝陵》是清代文人郑板桥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郑板桥(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画家、诗人、书法家。因擅长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著称于世,被誉为“三绝”,在绘画和诗歌创作方面均有卓越成就。

  2. 作品原文: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江山整肃。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斜阳断碣,几人系马而读。闻说物换星移,神山风雨,夜半幽灵哭。 不记当年开国日,元主泥人泪簇。蛋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3. 作品赏析:郑板桥的这首词通过对孝陵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词中“东南王气”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则生动地描绘了孝陵的古老与神秘,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与人间的和谐共存。

  4. 文化价值:《念奴娇·孝陵》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一个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郑板桥的艺术造诣。

《念奴娇·孝陵》不仅因其艺术价值受到赞誉,还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而被广泛传颂。郑板桥通过自己的诗词表达对国家、民族和自然的深厚情感,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博大胸襟和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