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别山园居

种树绕溪头,为园就山足。
夜静月上扉,春深花履屋。
幽情既满抱,采香自盈掬。
主人乐偃眠,床头酒新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沈别山园居》是清代德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主人的生活情趣,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闲适生活态度的追求。接下来将围绕此诗展开介绍:

  1. 诗人介绍:《题沈别山园居》的作者德元,字讷园,江南长洲人,有《来鹤庵诗草》传世。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多样,以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为主。
  2. 诗句原文:种树绕溪头,为园就山足。夜静月上扉,春深花履屋。幽情既满抱,采香自盈掬。主人乐偃眠,床头酒新漉。
  3. 艺术特点:此诗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自然之中,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同时,诗中的“夜静月上扉”与“春深花履屋”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4. 文学价值: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题沈别山园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优美的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5. 影响评价:作为清代诗人的代表作品之一,《题沈别山园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趣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历史背景:在清代,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悟。《题沈别山园居》的创作时间,正值清代中期,这一时段的文人普遍追求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状态。这种背景下的作品,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题沈别山园居》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瑰宝。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