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杰上人归四明

天台最奇峭,不与人闲通。崖断涧千尺,石梁架虚空。
群峰发云表,如涌莲花丛。鹤巢古松顶,龙吟阴涧中。
招提结微翠,钟梵随溪风。花木四时变,岩谷千秋同。
君将归草庐,乃在赤城东。相送出林麓,晓日初曈蒙。
矫首吴江头,越岭青无穷。傥或遇寒、拾,为余谢二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杰上人归四明》是清代诗人德元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天台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 作者背景:德元(1684年—1750年),字讷园,江南长洲人,有《来鹤庵诗草》。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诗歌原文:天台最奇峭,不与人閒通。崖断涧千尺,石梁架虚空。群峰发云表,如涌莲花丛。鹤巢古松顶,龙吟阴涧中。招提结微翠,钟梵随溪风。花木四时变,岩谷千秋同。君将归草庐,乃在赤城东。相送出林麓,晓日初曈矇。矫首吴江头,越岭青无穷。傥或遇寒、拾,为余谢二公。

《送杰上人归四明》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诗歌,更是一次深入的心灵交流和情感表达。通过对天台山自然之美的描绘,德元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