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地风香一缕来。幽寻徐步下庭阶。合棔花已两枝开。
照眼芳苞如碧玉,中人滋味比新醅。黄昏微雨小徘徊。
浣溪沙 · 夜合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夜合花》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满洲族人,生于1655年,卒于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中国清朝时期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作品“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纳兰性德生活在满汉融合的时代,其贵族家庭兴衰与王朝国事密切相关。
创作背景: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夜合花》作于他的生活时期,这一时期正值满汉融合的社会大背景下,词人通过这首作品反映了他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原文: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荣。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
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诗歌赏析: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述了夜合花的生长状态及其与人的关系。通过描绘夜合花的生长环境、枝叶的繁盛以及随风摇曳的景象,传达了一种自然之美和生命的盎然。
- 诗句中的“疏密共晴雨”和“卷舒因晦明”等词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夜合花随四季变换而变化的姿态,也暗示了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的规律,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 “影随筠箔乱”一句,用竹帘的摇曳来映衬夜合花影子的凌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动感的画面。“香杂水沉生”则将夜合花的芳香与沉香相混合,增强了香气的复杂性和层次感。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夜合花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浣溪沙·夜合花》不仅是纳兰性德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解读,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风貌,还能够从中汲取到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