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 江上花朝

花生日。今年喜见团栾月。团栾月。烟波无际,潮平江阔。
山庄小聚还须别。风光又届清明节。清明节。绿杨踠地,柔条堪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秦娥·江上花朝》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郑元昭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郑元昭:字岚屏,福建福清人,是林则徐的外曾孙女。她的丈夫何振岱,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 文学成就:《忆秦娥·江上花朝》是郑元昭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和作者的情感体验。
  1. 诗词原文
    花生日。今年喜见团栾月。团栾月。烟波无际,潮平江阔。山庄小聚还须别。风光又届清明节。清明节。绿杨踠地,柔条堪折。

  2. 诗词鉴赏

  • 艺术特色:郑元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通过“烟波无际”、“潮平江阔”等描绘,展现了江边的自然美。
  • 情感表达: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与亲人团聚时的温馨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1. 历史背景
  • 创作时间:该作品的创作时间跨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 文学地位:作为近代词作,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 艺术价值
  • 语言风格:郑元昭的词风典雅,用词精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 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忆秦娥·江上花朝》不仅是郑元昭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情,也为后人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