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赐第久荒芜,杰阁巍然瞰楚都。
高处衡庐天外伏,到来云梦雨中无。
千家烟火犹洲渚,几叶风帆自画图。
曾是赤眉烧不到,奎光深照斗牛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平津赐第久荒芜,杰阁巍然瞰楚都。
高处衡庐天外伏,到来云梦雨中无。
千家烟火犹洲渚,几叶风帆自画图。
曾是赤眉烧不到,奎光深照斗牛孤。
《巴河镇登太乙阁》是清代诗人邓汉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平津赐第的荒芜景象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这首诗通过对平津赐第和太乙阁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中“平津赐第久荒芜,杰阁巍然瞰楚都”两句,通过对比过去繁华与现在的荒凉来突出历史变迁给古建筑带来的影响。接着的“高处衡庐天外伏,到来云梦雨中无”,则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太乙阁在云雾中的神秘感和远离尘世的宁静之美。最后,“千家烟火犹洲渚,几叶风帆自画图”一句,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虽然昔日繁华不再,但烟火人家和往来的船只依旧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
邓汉仪的《巴河镇登太乙阁》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简要介绍,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本身,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