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汉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枕烟亭听白三琵琶 天宝年间,皇帝宠爱杨贵妃,杨贵妃喜爱歌舞,宫中经常有各种乐队和歌唱艺人表演音乐,其中就包括擅长演奏琵琶的女艺人。这首诗就是描写了白居易在枕烟亭听琵琶的场景。 天宝传头竟属谁,四条弦子断肠时。 天宝年间,皇帝宠爱杨贵妃,杨贵妃喜爱歌舞,宫中经常有各种乐队和歌唱艺人表演音乐,其中就包括擅长演奏琵琶的女艺人
【注释】 旌甲:指战旗。 槜李师:指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因曾助勾践灭吴,后被吴王夫差赐死于此地而闻名。 石室、句践:指越王勾践。范蠡辅佐勾践灭吴,自己隐居于陶邑(今属江苏),号鸱夷子皮。 麋鹿、草荒:指春秋时期楚大夫沈尹戌的故居,在今湖北秭归县东,他死后,其妻徐嬀将他的骸骨葬在那里。 蛟龙、哀丝:指屈原。《楚辞·招魂》中说:“灵怀其若,九嶷缤其南征。” 漫夸:随便夸张。称臣请妾
【注释】 江行杂咏:泛指描写旅途见闻的诗。 十载游踪冷燕矶:在燕子矶停留了十年。 今来旅棹复将归:如今又乘舟返家。 却怜亭子空青极:却可怜那亭子空荡荡的,只有青山如旧。 无限自在飞:无尽的柳絮随风飘荡、飞舞。 【赏析】 “十载游踪冷燕矶”是说诗人在此地停留了十年。这一句中,“冷”字表明诗人对燕子矶的感情并非十分热烈,而是淡泊。“十载”一词说明时间之长,可见诗人与燕子矶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注释】 枕(zhuì)——卧。 烟亭——指烟云弥漫的山亭。亭,古代高台建筑,供人休息或眺望之用;也指亭子、亭馆。 白三郎——指三国时期的张辽。 昆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新野县南。公元23年,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大败王莽军,史称昆阳之战。 飒飒(sà sà)——形容风声凄厉。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作者任江州司马时。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江州与友人宴饮的情景
平淮西碑 雪夜功成罢鼓鼙,昌黎碑版照淮西。 文章何意开谗妒,妇女偏能窃品题。 易代磨崖争日月,当年奋笔扫鲸鲵。 只今苍碣斜阳外,频见游人驻马蹄。 注释 1. 雪夜功成罢鼓鼙:在雪夜中完成战争,随后撤除了战鼓和战旗。 2. 昌黎碑版:指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韩愈的碑文,他的作品被刻于昌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郊)的石头上。 3. 开谗妒:揭露并批判嫉妒与谗言。 4. 妇女偏能
【注释】 江州:地名,今江西九江市。迁客:流放的官吏。秦:古国名,春秋战国时期在今陕西东部一带。 善才:唐人对白居易的称呼。 虾蟆陵:在今湖北黄岗县东,相传为晋代王恭葬母处。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白居易《琵琶行》的和诗。白居易《琵琶行》中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可见此诗是写江州的琵琶女。 首句“江州迁客未归秦”即指白居易自己。当时他被贬至江州(今江西九江),尚未回到长安去
【注释】1.横江馆:在今江西九江。 2.津吏:渡口的官吏。 3.雁鹜、鱼龙:这里指云帆和沙馆,都是诗人所居之地。 4.典午:东晋元帝司马睿曾建都于琅琊,后为刘裕夺取,改国号为宋。此以典午指宋。 5.春申: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古时称金陵为春申君故邑。 6.朝宗:指诸侯来朝见天子,比喻人才荟萃。 【赏析】《题横江馆》是一首怀古诗。诗中通过“渡头风雨”和“沙馆鱼龙”两个形象,描绘了一幅横江馆的景象
【解析】 本诗的注释要准确,译文要通顺,赏析要到位。 “题息夫人庙”是全篇的第一句,直接点题。 “楚宫慵妇黛眉新”意思是:楚宫里一个懒女人,黛色的眉毛新画过。这句中关键词语有:“楚宫”“慵妇”“黛眉”,都写出了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特定环境。“只自无言对暮春”的意思是:她只是默默地,对着暮春无语凝噎。这句中关键词语有: “只自”“暮春”。 “千古艰难惟一死”的意思是:在千古艰难的人中
【注释】 江州:即江州司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官职。 姑孰: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 牛渚:地名,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中有此矶。 【译文】 在江州解缆登舟远行,客途漫漫向西风长,试问谁人镇守姑孰,青山横亘牛渚满夕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白居易离开江州时的心情。首句写自己离京赴任,旅途遥远,而西风吹来已到了建康城下。第二句写自己在建康的停留时间很短促,仅三天而已。第三
【赏析】 《巴河镇登太乙阁》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写登高望远之景,来抒发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全诗八句,每句七字,共六联,前四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三联描写巴河镇太乙阁之高耸入云,俯瞰楚都的壮阔景象;后三联描绘了巴河镇太乙阁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 平津赐第久荒芜,杰阁巍然瞰楚都。 平津,即汉水南岸的平地津渡(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此处指代武汉地区。赐第,赐予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