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头风雨暗芙蓉,津吏停桡会此逢。
历历云帆冲雁鹜,沈沈沙馆溷鱼龙。
运移典午人皆散,日落春申树几重。
极目故乡东海上,只今江汉自朝宗。
【注释】1.横江馆:在今江西九江。
2.津吏:渡口的官吏。
3.雁鹜、鱼龙:这里指云帆和沙馆,都是诗人所居之地。
4.典午:东晋元帝司马睿曾建都于琅琊,后为刘裕夺取,改国号为宋。此以典午指宋。
5.春申: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古时称金陵为春申君故邑。
6.朝宗:指诸侯来朝见天子,比喻人才荟萃。
【赏析】《题横江馆》是一首怀古诗。诗中通过“渡头风雨”和“沙馆鱼龙”两个形象,描绘了一幅横江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横江馆的怀念之情。
首联“渡头风雨暗芙蓉,津吏停桡会此逢。”意思是说,渡头风风雨雨,使得芙蓉花黯然失色;津吏停下船桨,与诗人在此相逢。这里的“渡头”指的是横江馆附近的位置,“风雨”则是指当时的政治环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横江馆的思念之情。
颔联“历历云帆冲雁鹜,沈沈沙馆溷鱼龙。”意思是说,云帆历历可见,如同一群大雁在天空中飞翔;沙馆内混杂着鱼龙之声,如同一个热闹的市场。这里的“历历”、“沈沈”都是形容声音的词语,分别表示清晰可见和深沉悠扬。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横江馆内外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横江馆的怀念之情。
颈联“运移典午人皆散,日落春申树几重。”意思是说,历史的变迁导致人们纷纷散去,而日落时分,春申树影重重。这里的“典午”指的是东晋元帝司马睿建立的朝代,因为司马睿曾在琅琊王城(今山东临沂县东南)建都,因此史家称之为“典午”。这里的“春申”则是指今天的南京,因为春申君曾在此立都。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横江馆周围的景物进行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横江馆的怀念之情。
尾联“极目故乡东海上,只今江汉自朝宗。”意思是说,我放眼望去,故乡在东海之上;如今江汉之水仍然自南向北流向大海。这里的“东海”指的是中国东部的海洋,而“江汉”则是长江和汉水的合称。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横江馆周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横江馆的怀念之情。同时,尾联也暗示了自己的身世飘零,无法回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