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甲喧传槜李师,空江一夕恸鸱夷。
遂教石室无句践,谁羡黄金铸范蠡。
麋鹿草荒余旧梦,蛟龙春尽起哀丝。
漫夸越士归如锦,不记称臣请妾时。
【注释】
旌甲:指战旗。
槜李师:指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因曾助勾践灭吴,后被吴王夫差赐死于此地而闻名。
石室、句践:指越王勾践。范蠡辅佐勾践灭吴,自己隐居于陶邑(今属江苏),号鸱夷子皮。
麋鹿、草荒:指春秋时期楚大夫沈尹戌的故居,在今湖北秭归县东,他死后,其妻徐嬀将他的骸骨葬在那里。
蛟龙、哀丝:指屈原。《楚辞·招魂》中说:“灵怀其若,九嶷缤其南征。”
漫夸:随便夸张。称臣请妾:指秦穆公对晋文公的礼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姑苏时写的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凭吊伍子胥之墓,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诗开头四句,写诗人游览了伍子胥墓之后的情景。首联“旌甲喧传槜李师,空江一夕恸鸱夷”两句,是说伍子胥墓前旌旗飘扬,传说这里是吴国将军伍子胥的墓地。吴王阖闾曾在这里杀死了谋害自己的弟弟夫差。诗人登上这座古迹,想到这一夜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不禁感慨万分。这两句诗用一个“空”字,把伍子胥生前功业的辉煌,以及死后凄凉冷落的境遇,刻画得淋漓尽致。颔联“遂教石室无句践,谁羡黄金铸范蠡”,意思是说自从伍子胥死后,这里再也没有出现像他那样的英雄人物了。这两句诗又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强调了伍子胥一生的光辉业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颈联“麋鹿草荒余旧梦,蛟龙春尽起哀丝”两句,意思是说,如今这里已是荒芜破败,连麋鹿野鹿都不再出没其间;昔日楚大夫沈尹戌的故居也荒凉不堪。而当年楚国的贤大夫屈原,也在这里投江自尽,化作蛟龙,永远留传千古。尾联“漫夸越士归如锦,不记称臣请妾时”,意思说,现在那些江南的豪士们纷纷慕名前来,竞相炫耀着他们的才华和功业,但没有人记得当初他们曾向秦穆公称臣求爱的事情。这两句诗,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同时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通过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历史的回顾,抒发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