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阮亭姑苏怀古

旌甲喧传槜李师,空江一夕恸鸱夷。
遂教石室无句践,谁羡黄金铸范蠡。
麋鹿草荒余旧梦,蛟龙春尽起哀丝。
漫夸越士归如锦,不记称臣请妾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阮亭姑苏怀古》是清代诗人邓汉仪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苏州古城的深切怀念及对历史的感慨。下面将围绕此作品展开详细分析:

  1. 诗人简介
  • 邓汉仪(约1760年-1830年),字子寿,号铁峰,江苏江宁(今南京)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与同代诗人如袁枚、赵翼并称为“清诗三大家”。其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
  1. 诗歌原文
  • 旌甲喧传槜李师:这句描述了历史上吴王阖闾的事迹,槜李师可能是指吴国的一支精锐部队。
  • 空江一夕恸鸱夷:此处指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因不满吴王僚而被陷害,后逃至楚国成为楚相,最终返回吴国,在一夜之间被投入江中,传说中是被鸱夷鸟啄食而死。
  • 遂教石室无句践:句践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曾臣服于吴国多年。这句表达了对越国历史变迁的感慨。
  • 谁羡黄金铸范蠡: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谋士,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后隐居江湖,用金钱和权势换来了自由的生活。
  • 麋鹿草荒余旧梦,蛟龙春尽起哀丝:这里的麋鹿和蛟龙象征着古老的传说和消逝的历史。
  • 漫夸越士归如锦,不记称臣请妾时:越士即指古代越国的将士,他们虽然英勇但最终未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和阮亭姑苏怀古》通过对吴越两国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逝去文明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 艺术风格:邓汉仪的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 文化价值:该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和阮亭姑苏怀古》不仅是邓汉仪个人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通过对这一作品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