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栗生兄

齑盐未了持家事,灯火惟馀课弟编。
料理儿曹聊晚计,浮湛闾里忽中年。
好乘佳日舒心眼,莫遣新霜拂鬓边。
准拟江淮乞郡倅,为兄先办杖头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栗生兄》是清代诗人郑孝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分析:

  1. 诗人介绍
  • 生平经历:郑孝胥(1860年—1938年),字苏龛、太夷,号海藏,福建闽侯县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同光体诗派的倡导者之一。郑孝胥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清朝晚期,他的诗歌多以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主。在政治动荡的年代里,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忧国忧民的情绪,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关心与责任感。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齑盐未了持家事,灯火惟馀课弟编。料理儿曹聊晚计,浮湛闾里忽中年。好乘佳日舒心眼,莫遣新霜拂鬓边。
  • 译文:家中的日常琐事尚未处理完,夜晚只余下为弟弟们讲授功课的时间。料理家中事务只是暂时之计,转眼间已是中年。趁着美好的时光舒展身心,不要被新来的寒霜染黑了鬓发。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寄栗生兄》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其语言质朴无华,但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的结构紧凑,通过对日常家庭琐事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感慨。
  • 思想内涵:此诗不仅是对家庭琐事的叙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社会动荡时期对稳定家庭生活的追求。
  • 文化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郑孝胥的诗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寄栗生兄》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家庭和时代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