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六日芝口张饮

豪举京华在眼前,谁知海外有今年。
客中总觉朋尊乐,酒后差怜粉黛妍。
灯影自繁无月夜,桂香微动欲霜天。
欢场那落中原后,听罢清歌莫惘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二十六日芝口张饮》是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古诗。郑孝胥,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他于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出身,曾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并在湖南布政使等职。除了政治生涯,郑孝胥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创作了《海藏楼诗》。

郑孝胥在《八月二十六日芝口张饮》中表达了他对京城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异国风情的感慨。诗中的开头“豪举京华在眼前,谁知海外有今年”,透露出诗人对昔日繁华生活的回忆与对比,同时反映出他对于当前海外境遇的意外与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感。

在这首诗中,郑孝胥描绘了一个夜晚的聚会场景,其中“灯影自繁无月夜,桂香微动欲霜天”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聚会时的环境氛围。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句的诗意,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个特定时期的文化气息。

郑孝胥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造诣,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学遗产。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感悟。在文学史上,郑孝胥的地位不可小觑,他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广泛研究和赞誉。

《八月二十六日芝口张饮》不仅是郑孝胥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体现,更是那个时代文化氛围和社会状况的缩影。通过这首古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清代诗歌的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