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厅

沈沈戎幕罢传杯,唤起秋风酒后哀。
愤世途穷得蛮府,耽吟人老岂边才。
闲情巫峡云何在,往事吴淞水不回。
可奈梅厅灯似月,宵来策杖一徘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厅》是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与思想。郑孝胥,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是光绪八年(1882年)的举人。他的生平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政治、外交和文化等。

《梅厅》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情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可奈梅厅灯似月,宵来策杖一徘徊”,不仅是对一个具体场景的描写,更是对人生百态和岁月流转的感慨。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郑孝胥的政治生涯同样丰富多彩。他曾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等职,直至湖南布政使。在政治舞台上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这些都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梅厅》中那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现实的反思,很可能正是在这段丰富经历中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

《梅厅》不仅仅是一首诗,它也是郑孝胥个人历史和时代精神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轨迹和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如何在社会变迁中寻找自我定位和表达方式。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创新路径,为读者提供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