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周梅泉

雾雨冥蒙春暗回,柳芽未吐已含苔。
池鱼久伏犹思动,石壁和云亦渐开。
运会或随枢斗转,阴寒休怯越兵来。
高情谁似周居士,参透天心向早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周梅泉》是清末诗人郑孝胥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情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以下是从几个方面进行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人,晚清及民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不仅在政界有所作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郑孝胥曾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并在湖南布政使等高位上任职多年。他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2. 诗歌原文:雾雨冥濛春暗回,柳芽未吐已含苔。池鱼久伏犹思动,石壁和云亦渐开。运会或随枢斗转,阴寒休怯越兵来。高情谁似周居士,参透天心向早梅。
  3. 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雾雨朦胧中,柳树尚未发芽,已经覆盖着苔藓。池中的鱼儿长时间被困,仍然渴望游动,而坚硬的石头和云雾也逐渐变得开阔。诗中提到“运会或随枢斗转”,暗示着人生的起伏变化;“阴寒休怯越兵来”则表达了坚韧不屈的精神。最后,诗人以“高情谁似周居士,参透天心向早梅”结束,赞扬友人的高尚情操和超然物外的心态,同时寄寓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4.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郑孝胥任湖南布政使期间,这一时期正值其政治生涯的高峰期。然而,诗人在政治舞台上的经历并不顺遂,他曾在日本各地担任过领事、总领事,并最终成为湖南布政使。这段经历使得郑孝胥对世事有了更深的思考和体会,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能体现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人生哲理。

《答周梅泉》不仅是郑孝胥政治与文学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更是他在人生低谷时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一次深刻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郑孝胥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一种超越时空的人生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