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人何妨作浅语,浅人好深终非深。
观人以此得八九,能辨深浅真知音。
夏君善我比子尹,子尹绝肆吾所畏。
冷情暖思却难同,饮水自知在馀味。
旧学商量今有几,终让义宁陈君耳。
夏君才调更清真,长吉谁能加以理。
答夏剑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夏剑臣》是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艺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这首诗作不仅反映了郑孝胥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示了他对人性与社会的独到理解。
《答夏剑臣》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读者。诗中“深人何妨作浅语,浅人好深终非深”一句,揭示了作者对不同层次的理解与表达方式的看法。这表明郑孝胥认为真正深刻的理解并不在于语言的繁复或简单,而在于能否触及事物的本质。这种观点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追求清晰明了的交流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复杂或华丽的表达。
郑孝胥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真知灼见的追求。诗中的“观人以此得八九,能辨深浅真知音”体现了他对于识别真正懂得自己思想的人的重视。这种追求不仅在艺术领域适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以便找到那些真正理解和欣赏自己的人。
郑孝胥通过对夏君(即夏剑臣)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才调与清真。《答夏剑臣》中提到了“子尹绝肆吾所畏”,意味着夏剑臣是一位敢于直言不讳、勇于表达真实想法的人。这种性格特质在当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它鼓励人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有勇气和自信,同时也要有深度和思考。
《答夏剑臣》中的“冷情暖思却难同,饮水自知在馀味”这句诗反映了一种对个性与独特性的尊重。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也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每个人都应认识到,尽管外在环境和他人的期待各不相同,但最终每个人的内在感受和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并珍视这种多样性,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答夏剑臣》不仅仅是一首诗作,更是郑孝胥对艺术、人生、真知灼见、个性以及社会多元性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郑孝胥的思想和艺术追求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