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尚阁帖,香光始一变。
国朝竞学董,阉然似乡愿。
梦楼尤侧媚,腼作吴姬面。
姬传稍劲秀,董鬼终入腕。
后来有南园,纵笔绝傲岸。
纷纷女郎耳,此士真好汉。
马通伯属题姚惜抱刘石庵行楷卷子姚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马通伯属题姚惜抱刘石庵行楷卷子姚卷》是一幅清代书法家王文治的书法作品,由姚惜抱(姚昶)和刘石庵(刘墉)的行楷风格构成。王文治在这幅作品中展示了他高超的书法技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姚惜抱(1753年-1829年),字石甫,号惜抱居士,浙江绍兴人,清朝中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书法以行书见长,风格独特,被誉为“晚清四大家之一”。
刘石庵(1760年-1824年),字石庵,号东园,山东济南人,清朝中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风格豪放,被誉为“晚清四大家之一”。
王文治在这幅作品中巧妙地将两位大师的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艺术作品。《马通伯属题姚惜抱刘石庵行楷卷子姚卷》不仅展现了姚惜抱的行书风格,还融入了刘石庵的行草元素,使得整幅作品既有行书的流畅美感,又有行草的奔放气势。王文治的精湛技艺和对两位大师风格的深刻理解使得这幅作品成为清代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