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尚阁帖,香光始一变。
国朝竞学董,阉然似乡愿。
梦楼尤侧媚,腼作吴姬面。
姬传稍劲秀,董鬼终入腕。
后来有南园,纵笔绝傲岸。
纷纷女郎耳,此士真好汉。
【注释】:
马通伯:指马宗霍,字通伯,清代书法家,善行楷。姚惜抱:姚鼐,字姬传,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刘石庵:刘墉,字石庵,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画家。明人尚阁帖:明代崇尚书法中的“阁帖”,即收藏于阁内的书法作品,是当时书法学习的范本。香光始一变:指香光体在马宗霍的作品中得到了新的变革。国朝竞学董:清代书法中盛行学习董其昌的风格。阉然似乡愿:阉然,即阴柔,指过于柔弱,缺乏力量。乡愿,指无原则的迎合他人。梦楼尤侧媚:指张梦楼(张照)的作品多有侧媚之作,缺乏骨力。腼作吴姬面:腼,害羞的样子。羞作态,形容作品过分修饰而显得做作。姬传稍劲秀:指董其昌的书法风格稍显刚劲秀丽。董鬼终入腕:董其昌的书法虽然有个性但仍然被后人认为是模仿的对象。后来有南园,纵笔绝傲岸:指清代后期有位名叫南园的老人,他的书法自由奔放。纵笔:放纵笔墨,不拘常规。绝傲岸:完全超脱世俗,没有拘束。纷纷女郎耳:指当时的女子们都喜欢追随时尚。此士真好汉:指真正的书法家应该追求自己的个性,不为流俗所动。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明清两代书法大家的不同风格。
第一句:“马通伯属题姚惜抱刘石庵行楷卷子”。马宗霍擅长行楷,他为姚惜抱和刘石庵的行书作品题词。
第二句:“明人尚阁帖,香光始一变”。明代崇尚书法中的“阁帖”,即收藏于阁内的书法作品,是当时书法学习的范本。香光体在马宗霍的作品中得到了新的变革。
第三句:“国朝竞学董,阉然似乡愿”。“国朝”,指的是清朝,这里指清朝的书法风格。“竞学董”指的是清朝书法中盛行学习董其昌的风格。太监形象被用来比喻这种过于柔弱,缺乏力量的风格。
第四句:“梦楼尤侧媚,腼作吴姬面”。张梦楼(张照)的作品多有侧媚之作,面部表情过于羞涩,缺乏骨力。
第五句:“姬传稍劲秀,董鬼终入腕”。董其昌的书法虽然有个性但仍然被后人认为是模仿的对象。
第六句:“后来有南园,纵笔绝傲岸”。有一位名叫南园的老人,他的书法自由奔放。
第七句:“纷纷女郎耳,此士真好汉”。当时的女子们都喜欢追随时尚。真正的书法家应该追求自己的个性,不为流俗所动。
这首题画诗通过比较不同朝代的书法风格,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变迁。诗人以马宗霍、张梦楼和南园等为代表,分别描绘了他们的书法特点和风格,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书法艺术家的赞美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