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丁叔衡画

世人久见轻,谁归念逝者?
当时相重意,得此盖已寡。
此意殊不忘,耿耿中难舍。
偶然见翰墨,何意接杯斝。
恒斋废右肱,左臂犹挥洒。
豪情晚未尽,中有泪盈把。
曾侯感知己,风义托弓冶。
使我书其端,怆怀平生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丁叔衡画》是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丁叔衡画作的深深怀念与情感共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历任日本各地领事、总领事至湖南布政使等职。有《海藏楼诗》、《题丁叔衡画》、《丁叔衡便面见贻以诗答之》等作品传世。
  1. 诗歌原文
    世人久见轻,谁归念逝者?
    当时相重意,得此盖已寡。
    此意殊不忘,耿耿中难舍。
    偶然见翰墨,何意接杯斝。
    恒斋废右肱,左臂犹挥洒。
    豪情晚未尽,中有泪盈把。
    曾侯感知己,风义托弓冶。
    使我书其端,怆怀平生雅。

  2. 诗歌赏析

  • 世态炎凉:诗中“世人久见轻”表达了社会对丁叔衡画作的轻视和遗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 怀旧深情:“谁归念逝者?”揭示了作者对于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
  • 友情珍贵:“当时相重意,得此盖已寡。”反映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因岁月流转而变得稀少。
  • 艺术魅力:“恒斋废右肱,左臂犹挥洒。”展示了丁叔衡虽然身体残疾,但依然保持着艺术创作的热情和能力。
  • 豪情未泯:“豪情晚未尽,中有泪盈把。”表达了作者尽管年华已逝,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仍然不减当年。
  • 知音难觅:“曾侯感知己,风义托弓冶。”强调了知音难得,真挚的友情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情感抒发:“使我书其端,怆怀平生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在阅读丁叔衡画作时,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郑孝胥的《题丁叔衡画》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受到赞誉,更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而被后世传颂。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对过往时光的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