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一夜四鼓寄稚辛

夷叟与辛翁,童稚同卧起。
白头真手足,无病差可喜。
二亲弃我蚤,雪涕至暮齿。
儿孙复满前,略亦识道理。
世途如暴风,不日当自止。
吾侪亦小忍,稍为存人纪。
诗书虽半忘,馀味犹深旨。
只愁后难继,万卷空堆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一月初一夜四鼓寄稚辛》是近现代诗人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郑孝胥(1860-1938),字太夷,号苏戡,福建闽侯人,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近代诗人。郑孝胥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在多个历史时期担任过要职,例如在日本各地领事、湖南布政使等。他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对生活、自然以及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其中《十一月初一夜四鼓寄稚辛》是他众多诗作中的佳作之一。

  2. 诗歌原文及鉴赏:该诗的原文如下:“夷叟与辛翁,童稚同卧起。白头真手足,无病差可喜。二亲弃我蚤,雪涕至暮齿。儿孙复满前,略亦识道理。世途如暴风,不日当自止。吾侪亦小忍,稍为存人纪。诗书虽半忘,馀味犹深旨。”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

《十一月初一夜四鼓寄稚辛》不仅是郑孝胥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郑孝胥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人心态。

相关推荐